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今年8月12日),又称盂兰盆节,主要活动: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处处笙歌彻夜喧,香车宝马烂盈门。
河灯万点飞星斗,应改中元作上元。
这首诗叫《盂兰竹枝词》,清人彭廷选所作,诗人描写了中元节的见闻,笙歌彻夜,宝马盈门,河灯万点,节日氛围火爆,认为中元节可以媲美上元节了。
中元河灯是一大盛景,一生酷爱写诗的乾隆,自然少不了观河灯的诗篇。
诗云:
万点河灯照水明,无枝莲朵纷亭亭。
又云:
太液澄波镜面平,无边佳景此宵生。
满湖星斗涵秋冷,万朵金莲彻夜明。
莲状河灯彻夜长明,乾隆提到了明,解除了我的误解,原来明在清朝不算禁词。
中元节,现在还有人在这一天上坟祭祖,但节日气息薄弱,已失落了曾经的热闹和光彩。
传统,需要重视,需要生龙活虎起来。
看,外来的夏日祭逐渐蚕食,文化入侵正日甚一日。
作为历史悠久的国度,除了中元节,我们还有上元节,下元节。
上元节就是我们熟知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谈恋爱、找对象等等,都是主要活动。
当然,失恋若过此节,或可泪湿春衫袖,副作用提醒。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诗叫《生查子·元夕》,欧阳修所作,讲得就是前一年元宵节,爱情好看,身处其中,十分快活,长醉不醒状。今年元宵节,孤家寡人,爱情的小鸟它飞走了,只有哭红的双眼,弄得咸兮兮的新衣服。
长歌当哭,振作起来,从头再来,众里寻他千百度。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阙词叫《青玉案·元夕》,辛弃疾的杰作,讲得也是元宵节,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找对象不能只顾着往灯火辉煌热热闹闹的地方走,也要回回头,瞅一瞅少人关注的黑灯瞎火的犄角旮旯。
下元节就是农历十月十五,要搞祭祖活动。《左传》语:国之大者,在祀与戎。古代君主动不动就要祭祀,祭祀和打仗一样重要。当然也有偷懒的时候,所以皇家祭祀又分为大祭、中祭和望祭。大祭就是虔诚,皇帝亲自祭拜;中祭就是懒,派个大臣前往祭拜;望祭就是超懒,又不想生活没有仪式感,那就选择朝着所祭方向遥遥一拜,心诚则灵,不说敷衍。
遥祭的原因之一,或遇不可抗力因素吧,比如遇到猖獗起来要人命的天花或者霍乱。
百姓就是家祭,缅怀祖先,告慰祖先。诗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现在,和风夏日祭乘着热浪来袭,这该死的仪式感。
有人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我觉得,不是他们念得好,而是我们有真经,不怎么念,不怎么发扬光大。
气氛组要给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