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是怎样来的(洋面空气台风自转)

夜行书生 123 次浏览

基本上每年都会发生台风,台风登陆给沿海城市带来很大威胁。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在8月出现的次数最多,其次是7、9月份,台风是夏秋典型的灾害性天气,可带来狂风、持续的暴雨等恶劣天气,也极易造成洪水、泥石流等灾害,损失巨大。当然,凡事有利有弊,在干旱季节,台风的登陆可以带来丰沛的雨水,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情,消除酷暑。

台风形成的原理是什么呢?

说实话,台风形成的本质原因到现在为止还有部分没有搞清楚,但是可以肯定几点。台风的形成一定需具备这几个条件:

一:丰沛的水汽,没有水汽是不行的,它是能量来源。

二:温度高,只有温度高,水面的水才能蒸发。

三: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这是台风形成的动力来源,如果没有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存在,那么即便具备前两个条件,也无法形成台风。在赤道5个纬度以内极少出现台风的原因就是这个,因为赤道5个纬度以内,地球自转偏向力太小了。

下面就来说说台风是如何生成的,其过程又是怎样的?

在大洋洋面上,夏季炙热的阳光烘烤着水面,水温升到了26.5摄氏度,即便是在海面以下60米深处,水温都应在这个数值左右。巨大的水汽蒸发,裹挟着能量进入空气中,继续上升着。由于大量的空气上升,这里就形成了低压中心,由于气压外高内低,那么外界的空气裹挟着水汽就会涌入低压中心,这样的空气流动就形成了风。

由于地球的自转,会产生地球自转偏向力,它会使得空气流动风向改变,由于这种力的影响,风不会径直流向低压中心,它会沿着低压中心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旋转着流向低压中心,在北半球是逆时针,在南半球则是顺时针。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热带低压涡旋,在这个热带低压涡旋内部,温度高的湿空气继续上升,水汽上升到高层,由于那里温度低,会凝结释放出巨大的凝结潜热,这些能量就是台风得以变大变强的原因。

从高空中看,台风是一个旋转的云盘,从中心向外依次是风眼区、云墙区、旋转雨带区。台风眼区是一个很奇特的区域,这里天气良好,没有大风大浪,风眼呈椭圆或圆形。在云墙区,这里的天气最狂暴,大风大雨集中在这个区域里,越过云墙区,在旋转雨带区,风雨就减弱许多了。

台风也有一定的好处,除了前文提到的缓解旱情以外,还可以起到平衡地球温度的作用,台风可以促进大气运动,把赤道附近热带、亚热带地区过剩的热量带走,防止赤道附近温度过高,台风就像是一个输送热量的载体,平衡着地球的温度,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说一说关于台风的命名问题。

台风是怎样命名的,台风的名字不是台风发生后取的,而是早就确定好了的。在第30次世界气象组织会议上,规范了台风命名方式,之所以规范命名方式是为了更好记忆、交流,便于传递警报信息,避免命名混乱的情况发生。

命名方法是事先确定一个命名表,140个名字,由许多国家给出名字组成命名表,按顺序命名就可以了。所以这些名字会在以后被重复使用,存在一个周期。然而,一些曾经造成重大伤害的台风,它的名字就要被踢出命名表了,再增补新的名字。

你还知道关于台风的哪些事情呢,欢迎评论区讨论!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