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们的别称
古代皇帝为了将自己的身份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会给自己安排特殊的称呼。
秦始皇之前,君王一般自称寡人、孤等,秦始皇改成了朕之后,这个称呼一直用到我国封建王朝灭亡,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自称上。
人们以为皇帝的称呼都是这么传承下来的,可有一个朝代却跳出传统,独自例外。那就是宋朝。
可能大多数人知道宋朝皇帝的称呼不同,还是从电视剧《清平乐》里看到的,宋朝上下不称呼皇帝为陛下或者皇上,而是叫官家。
那么,这么一个具有特色,与历朝历代相比独立特行的皇帝称呼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古代皇帝的称呼在上古用的是帝、后,比如尧舜二帝,大禹,还有商朝的君主,称为帝;夏朝的君主称后,如后羿。后来君主改成王,而跟王并列的后,变成了天子之妻的称呼。
天子还有一个有趣的称呼,现在用在国家领导身上,叫元首。也许大多数人都想不到元首竟然不是近现代的称呼,而是来自古代对皇帝的称呼。
元首一词出自于《尚书》:元首明哉,股脑良哉。
元首指代皇帝,与之相对应的股脑,自然就是皇帝手下的臣子。
还有常用的九五之尊,至尊,都是指代天子,王和寡人除了天子能用,藩王也在用这种称呼自称,于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与战国时期各国的王有所区别,给自己起了朕的称呼。
在唐朝的时候,皇帝就开始被称为大家了。谁这么称呼皇帝呢?宦官。宦官是怎么称呼自己的呢?影视剧中有看过,地位高的宦官自称咱家。
然而咱家并不是太监的专称,董卓也这么称呼自己,鲁智深称自己为洒家,古代女子会虔诚自己为奴家,皇家的太后会自称为哀家。
可见,家这个字,是一个敬称。
唐朝时,称呼皇帝为大家并不是朝臣们的一致用法,只有宦官这么叫,朝臣依然称呼皇上。因为宦官称皇帝大家,是表达自己与皇帝是奴才与主子的关系,突出自己奴才的身份,他们宦官是专门伺候皇室的存在,跟朝臣可不是一个级别的人。
官家的解释
宋朝皇帝称官家,从赵匡胤时便开始了,虽然他也不明白为什么。到宋真宗时期李仲容才解释清楚为何要以官家称呼皇帝。
《蒋子万机论》中说过: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
三皇五帝之德是个历朝皇帝学习的榜样,有这样贤能的皇帝,便可称官家。
很明显这有抬举皇帝的意思。因为能兼三皇五帝贤明之德的皇帝绝对是千古一帝,然而能被称作千古一帝的皇帝太少了。但是马屁已拍出,皇帝肯定喜不自胜,都认为自己确实有那么贤明。
官家一词其实不是宋朝才有的,这称呼本来是民间百姓对官府和朝廷的称呼。且首次出现把皇帝称为官家的记载,是在唐朝的著作《晋书》里。
《石季龙载记》有云: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
《晋书》里的官家说的是后赵武帝石虎,但那时候这个称呼不常见,很小众,没有流行起来。
五代时也有皇帝用官家自称,赵匡胤从后周皇帝手里夺了政权建立宋朝,就延用了这个称呼。
根据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的说法可以看出,官天下是尧舜禹三帝以禅让制传位于有能之人的做法;家天下,就是血脉的世袭传承了。
官家,便是将这二者结合的美好愿望,代表宋朝皇帝理想化的治国憧憬。宋朝为了表达自己在努力实现这种愿望,大幅度提高士大夫的地位,让他们一起共治天下。
结果官僚集团压了皇帝的权利,让皇权发挥受限。官天下好像是做到了,皇帝又不开心了。宋神宗想改变这种局面,让王安石发动变法,结果失败了。在士大夫为首的守旧派压力下,宋神宗不得不服软,将王安石罢黜。
宋神宗的权利被压制成什么样呢?连他想杀一个漕官,都要考虑众大臣的声音。
这种官与家结合的手段是相冲突的,皇帝要想将皇权的威力发挥到最大,就只能自己一人说了算。所以后来的皇帝有了宋朝的前车之鉴,便在中央集权上下功夫。
后来的元、明、清三朝将家天下的概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元朝,能统治蒙古的必须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嫡系继承人,明清大封宗室亲王,家天下就更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