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烈火的成语有哪些(地的成语)

夜行书生 127 次浏览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发生在汉中天荡山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黄忠、严颜、张郃与夏侯徳。原文如下:

忽听山前金鼓大震,人报黄忠兵到。夏侯德大笑曰:老贼不谙兵法,只恃勇耳!郃曰:黄忠有谋,非止勇也。德曰:川兵远涉而来,连日疲困,更兼深入战境,此无谋也!郃曰:亦不可轻敌,且宜坚守。韩浩曰:愿借精兵三千击之,当无不克。德遂分兵与浩下山。黄忠整兵来迎。刘封谏曰:日已西沉矣,军皆远来劳困,且宜暂息。忠笑曰:不然。此天赐奇功,不取是逆天也。言毕,鼓噪大进。

韩浩引兵来战。黄忠挥刀直取浩,只一合,斩浩于马下。蜀兵大喊,杀上山来。张郃、夏侯尚急引军来迎。忽听山后大喊,火光冲天而起,上下通红。夏侯德提兵来救火时,正遇老将严颜,手起刀落,斩夏侯德于马下。原来黄忠预先使严颜引军埋伏于山僻去处,只等黄忠军到,却来放火,柴草堆上,一齐点着,烈焰飞腾,照耀山峪。严颜既斩夏侯德,从山后杀来。张郃、夏侯尚前后不能相顾,只得弃天荡山,望定军山投奔夏侯渊去了。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老将黄忠与严颜奉命攻打天荡山。张郃建议守将夏侯徳坚守不出,但另一将领韩浩却认为只要有三千精兵足以击败黄忠。两军开战后,黄忠仅一个回合就斩杀韩浩,严颜又将夏侯徳杀死。张郃值得带着夏侯尚仓皇而逃,天荡山之战以黄忠的获胜而结束。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严颜奉黄忠致命发动火攻后天荡山的火势,叫做火光冲天,意为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黄忠在《三国演义》中出彩之处大都集中在汉中之战期间。除了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外,天荡山之战也是黄忠智勇双全性格的具体体现。除了黄忠之外,严颜在此战中的表现也非常出色。他不仅完成了黄忠在战前制定的放火之策,还利用曹军混乱之际斩杀了守将夏侯徳,为天荡山之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翻阅历史资料却发现,小说中的这段天荡山之战的情节完全是作者的虚构,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按照《三国志•黄忠传》的记载,黄忠除了在定军山一役斩杀夏侯渊之外,在汉中之战中并无其他战绩。而严颜虽然在益州争夺战之中被张飞生擒,并被张飞奉为宾客,但从此再无踪迹。

小说中提到的张郃,的确出现在汉中之战的战场上。《三国志•张郃传》载: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二郡,徙其民于汉中。进军宕渠,为备将张飞所拒,引还南郑。拜荡寇将军。刘备屯阳平,郃屯广石。这也就意味着在定军山一役之前,张郃的对手并非是黄忠,而是张飞。至于小说中出现的夏侯徳,并不见诸史料,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人物。小说中被黄忠斩杀的韩浩确有其人,但《三国志•夏侯惇传》注引《魏书》载,曹操收降张鲁占领汉中后,有人曾经建议让韩浩镇守汉中。但曹操却表示:吾安可以无护军?意思是说舍不得让韩浩留在汉中,便将其带回了中原。后来韩浩因病去世,太祖愍惜之。这也就是说韩浩并非战死在汉中,而是病逝于中原,与黄忠扯不上任何关系。

既然历史上并无天荡山之战,韩浩也没有死在黄忠的刀下,为什么作者要作如此虚构呢?原因其实非常简单,是为了烘托黄忠的。毕竟黄忠这位五虎上将在历史上的闪光点太少。如果忠实地按照史料来塑造黄忠形象,难免过于单薄,配不上五虎上将的名头。故此,作者才虚构了这段情节,用以进一步丰富黄忠这一人物形象。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