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内容】
19·0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导读学者】
欧阳祯人:武漢大學國學院 教授
刘正平: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 副教授
倪素香: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授
【共读笔记】 (来源:論語滙)
柳慧:
孔曆 二千五百六十七年 夏曆 丙申年五月三十 2016年7月4日星期一
崔圣:
新的一周晨读学习又开始了,欢迎欧阳祯人、刘正平、倪素香老师为大家导读!
倪素香:
主持人好!各位论语汇的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分享学习《论语》的体会。
今天我们学习19·6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註釋】
(1)笃志:志,意为识,此为强记之义。
(2)切问:问与切身有关的问题。
(3)近思:思考现实问题。
大义是:广泛地学习而又不断坚定自己的意志,诚恳提问,认真思考,‘仁’就在这其中啊。
子夏认为,能够多学守志,多问勤思,就能达到仁德的要求了。在子夏这里,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也被纳入仁的范围。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曾为之辩解道:四者皆学问思辨之事耳,未及乎力行而为仁也。然从事于此,则心不外驰,而所存自熟,故曰‘仁在其中矣’。
刘正平:
这一章的意思比较明了,这几句话,特别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是脍炙人口的名言,许多高校以之为校训,凝练气质,铸造大学精神。
朱熹认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讲的都是学问思辨的事,没有涉及到力行的问题。其意思是,力行才能为仁,仁是实践出来的,何能说思辨就能达到仁呢?朱熹给出的答案是:然从事于此,则心不外驰,而所存自熟,故曰仁在其中矣。程子也说:了此,便是彻上彻下之道。程朱均认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是力行的前提,是重要保障,所以能做到这点,仁也就达到了。否则事倍功半,效果是不理想的。
何晏认为,切问者,切问于己所学未悟之事;近思者,近思己所能及之事。也就时刻准备着学而时习之,知行合一,是最好的践行仁道的途径。与切问、近思相对应的无疑是泛问、远思,何晏:泛问所未学,远思所未达,则于所学者不精,所思者不解。
倪素香:
对!今天的复旦大学也把子夏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句话已经作为校训,来警示学生要不断的追求仁德。可以说是对《论语》博学笃志思想的传承。
郑静:
文化的傳承
倪素香:
刘老师说的对!这段话告诉我们:一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求学是谋生的基础,但是人生在世,仅仅学会个人生活的技能是不够的。做人首先要立志,远大的志向是博学的前提;笃志在现代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坚定志向,坚守理想。其次是要善于提出问题,寻求正确的答案;最后还要注重思考,由近及远,由易及难,由浅及深,去探究事实的真相。一个仁人君子,就应该学有所长,品格高尚,胸襟坦荡,善于追求真理,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怎样才能培养仁德的品质呢?那就是以坚定正义的志向去学习,多发问,多思考,结合实际情况去考虑各个方面的关系,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妥善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一来,人们的行为就会比较符合仁德的要求了。
刘正平:
《中庸》第二十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郑静:
知行合一
刘正平:
《中庸》这章可以参读
我们这里提出一个问题:这段话到底是子夏的独立见解,还是他从孔子那里听来的?
倪素香:
是的,子夏的思想也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论语.雍也》中也有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强调博学的重要性!
郑静:
學論語為博學
倪素香:
博学也是孔子的教育方法问题。博学而笃志即博学而强记,子夏再一次谈到它的重要性的问题。
欧阳祯人:
让子弹飞了一会儿!精彩极了!以吾愚见,有以下几点补充:
怎么理解这一章?
第一,子夏,是孔子的高足。属于在文学科,古代文献学方面非常优秀的学生。所以,在子夏,这个篤志的志字,应该有两个解释。两个解释都说得通。
一,志者,识也。强记之义。为什么这么理解呢?因为: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雍也》)
二,志者,志愿、志趣。这也是初儒基本要义。
子夏整天弄文献,遭到过孔子的批评!
第二,理解这一章,学、志、问、思、仁,是关键词。尤其还有博、笃、切这几个状语。这是初儒常用的词,在先秦儒家文献中有广泛的使用。特别成体系使用的是《中庸》。
李伟东:
笃志怎么会是强记?[抱拳]
欧阳祯人:
第三,这段文字使人想起朱熹的《近思录》。所以,关于这一章,我们确乎已经看到了后代理学与心学的分野。真是草蛇灰线,千里伏脉啊!
欧阳祯人:
@李偉東 这是训诂问题!
倪素香:
子夏是孔子的高徒,在孔子去世后的六七十年间,其办学成就与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子夏的教育思想在全面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基础上,又在教育目的论、教学过程论、学习和借鉴历史、慎交益友等方面有发展创新。创新是正面的理解,另一层理解就是偏离孔子的思想。这与子夏的个性有关系。
欧阳祯人:
第四,这一章是儒家工夫论的滥觞。一方面有博学,另一面又有笃志。已然形成了尖锐的两个向路。
郑静:
為什麼他迴偏離?
儒家工夫论的滥觞。
這個當今失傳
欧阳祯人:
所以复旦大学的校训,有失稳妥。
倪素香:
@李偉東 训诂可以是这个意思。我前面提到,现代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坚定志向。
李伟东:
志者,心之所之也。所之何也?
欧阳祯人:
第五,学、志、问、思,都是方法与途径,博、笃、切,都是态度和主观意志。七个字都是工夫。但真正的目标是:仁。我们应该注意,这个仁字是上身下心的仁字。否则我们就看不到这一章的深度了。
@李偉東 从身从心的仁。
倪素香:
对,求仁是根本!
文德政:
从先秦文字简洁,普遍微言大义的角度看,笃志未必作强记解,博学已经包括这个意思了,没必要再重复
倪素香:
仁不仅是实践的问题,也是认识的问题。反复学习、思考,不断追问、理解,才能入心!
文德政:
没有强记的博学只能叫浏览 毫无意义
君子堂:
仁,亦有从千从心之说,千心合一,万众一心,仁也,博爱也。
郑静:
切,功夫。仁,合一。
有强记的博学也只是知識
倪素香:
@郑静 所以还要问与思。
欧阳祯人:
子夏整天弄文献,遭到过孔子的批评!现在可以坚定地说,程朱为儒学正脉,固然不错。陆王心学也是儒学正脉,这是不能否定的事实。
郑静:
智慧心之功夫,知識,識上見知
陆王心学也是儒学正脉!
陆王心学是儒学正脉!
文德政:
志应该是志于道的志
李伟东:
对比: 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
郑静:
推到極致
文德政:
博学而后更加坚定儒家或一以贯之之道的信念
郑静:
博學,為的是行于恆
至于道,踐于仁。
博學,最多只是一個學
刘正平:
我有点事,先行告退。[抱拳]
李伟东:
志者,心之所之,道也。
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抱拳]
倪素香:
谢谢各位的分享,明天再见!
文德政:
切问,是否更接近审问。贴近逼近无止境的追寻真理
欧阳祯人:
学习这一章,关键在古代汉语上的工夫!
学、志、问、思、仁,博、笃、切,每一个字都有讲究。
尤其是:仁。
比方说:切。一是切,如切如磋。二是切近自己的人生修养。三是切近自己的学问。
李伟东:
怎样让人一听就明白,什么是仁,对学习《论语》及儒家思想,极为重要!
孫福萬:
@歐陽禎人 窃以为,"志"之原义或为"识",但后人既已进行"创造性"解读,除非考据之时,日常当依俗说,如"逃之夭夭"者然~故复旦校训未为不妥~声明:本人并非复旦校友。[调皮]
文德政:
字义有本意有延伸,但一脉相承,比如切磋本意何尝不是切近,切除璞玉外部的石块,才能接近内里的玉质
欧阳祯人:
@孙福万 孔子的意思是,子夏,你不要走偏了。就是说:志者,识也。
但是文献是一个过程,不是化石。所以后人诠释为:志愿志趣,这是经学的一个特点。我们不能回避。
文德政:
仁,二人,心中永远不能只有自己,而是有他人,有相对,有阴阳,有柔刚,有仁义。从易经要义的角度,要关注另一面,要关注双方的互动
孫福萬:
@歐陽禎人 但这是子夏本人说的啊~不是孔子批评子夏~
文德政:
@孙福万 同时同地有志于道,不一定是后人的创造性解读
欧阳祯人:
吾云:复旦大学的校训,有失稳妥。因为,就本义来讲,子夏的话是受到了孔子批评的思想、工夫方式。
李伟东:
何为君子儒,何为小人儒?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是小人儒?夫子之意?
对比:
博之于文,约之于礼。
欧阳祯人:
孔子的意思是:如果只注重:识,就是小人儒。如果同时又志于道,就是君子儒。
馬震宇:
读经 算博学笃志吗?
李伟东:
对比:
文行忠信
郑静:
读经 算博学笃志吗?
李伟东:
问得好!
郑静:
博學肯定可以做到,
刘国庆:
此段谈学习方法,切实可行,可见子夏在学问方法上确实有创获。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学问和品德的关系。子夏明确地说博学……仁在其中矣。皇侃认为是能如上事,虽未是仁,而方可能为仁,认为在其中表达了必要条件,a在b中,即是指a是b的必要条件。虽然博学的未必仁,但不博学,仁就谈不上了,肯定不仁。但这段话,和前面的虽小道……君子不为那段话是矛盾的。因为既然要博学,就不能只学大道,不学小道。大海不捐细流,方能成其深也。
文德政:
读经要时习之 或算笃志
郑静:
或,還有不或
李伟东:
背诵30万字经典,够博学,够笃志吧?
君子儒,亦或小人儒?
刘国庆:
本段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近思中的思,一种是程朱的理解,认为近思是思考以求理解之思,"就其切近者而思之也",即联系身边的实际而理解理论,另一种是孔安国、程树德的理解,"近思"治之"思"即岂不尔思之思,即引起行动的动机,树立行动的目标。孔安国说近思于己所能行之事也,程树德说是思不出位,不驰于高远,则仁在其中,后一种理解直接中庸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功夫,发展到格物致知,与现代的科学精神相距并不远,如果有恰当的社会氛围,没有结构性的障碍,儒学突破自身的局限,发展出科学精神来也是完全可能的。
文德政:
子曰,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 这才是博学
李伟东:
@刘国庆 赞同。儒学绝不离科学,中国几千年的科技文明,即为见证!
刘国庆:
按照孔安国、程树德的理解,仁是"行"的,停留在主观愿望上是不够的。但任何行为都是有目标的,行动就是要达到目标,即成功,成就功业,这就和左传中叔孙豹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相衔接,也和企业家们持续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价值追求相衔接。这样,传统儒学尊德性,道问学的目标,就可以伸展为尊德性,道问学,成事功的目标了,发现经济,创办企业就成为求仁之一途,儒学就可以与现代工商业直接衔接了。
文德政: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或是子夏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欧阳祯人:
现在背诵了很多经典,然后到到处骗钱的人不少。应该说:很多。
现在背诵了很多经典,然后到到处骗钱的人不少。应该说:很多。
馬震宇:
笃志 与 博学 是两个维度的事,不应有很强的相关性。笃志是思想聚焦,博学是打开思维。
刘国庆:
发现-发展
李伟东:
无行不德,无行无仁。
无人无仁,无道无仁。
@刘国庆 [抱拳]
惟精惟一,博学与笃志不可分也。
文德政:
训诂考据是方法,思想一以贯之也是方法
郑静:
现在背诵了很多经典,然后到到处骗钱的人不少。应该说:很多。
李伟东:
博学不笃志,易散乱
笃志不博学,易偏执
训诂考据应是博学其中之法门 @丁耀伟 [抱拳]
孫福萬:
@刘国庆"力行近乎仁"。
王公珴:
求教各位老师:博学之学字,是否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之㚈,也包括了书本之㚈的学习,如生活中的历练,及周遭的环境与人事[表情]
切问而近思,含有反省,静虑,明辨之意?[表情][表情][表情]
文德政:
@王公珴 子曰,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儒家博学意蕴隽永,远不是只读个书那么简单。
或者博学是知行合一:知而后行,行而后知。因为论语开门见山:学而时习之
竹林:
仁,二人,心中永远不能只有自己,而是有他人,有相对,有阴阳,有柔刚,有仁义。从易经要义的角度,要关注另一面,要关注双方的互动@丁耀伟 好棒!
(本文来源【論語滙】,转载或引用请联系微信服务号: xhxwh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