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科举和当今的高考,都是我国学子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甚至没有之一。两者考试的内容虽不同,但目的都是替国家选拔优秀的人才。如果给你一次选择机会的话,你是选择科举考试还是依旧选择高考呢?下面我们就针对两种考试,简单分析一下。
历史上不同朝代对科举考试的规定都有很大不同,我们仅以科举最为鼎盛时期的明朝为例,简单阐述一下科举事宜。首先科举考试分为三个考试分别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同时科举考试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报考的,首先我们先要上学取得学籍,就相当于是现在的幼儿园小学一样,一般小学都是在当地学校自行学习。而这种小学毕业考试,称之为童试,童试合格者叫科举生员,也就是我们统称的秀才。所以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实则也就是个小学水平。
有了小学文凭之后,我们就可以参加科举了,科举不像我们现在的高考每年都可以考,而是三年举行一次。明朝乡试考点分设南北两个地方,分别在北京和南京。考虑到古代交通的不便捷性,有的学生可能提前一两年就要出发了。乡试中榜的统称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比如唐伯虎考了第一,别人称他为唐解元。
在乡试考完之后的第二年,全国的举人统一京师参加会试,如果你运气好又考过了,恭喜你现在是贡士了了,这次的第一名叫会元(相当于是VIP会员了)。经历重重险阻终于到了最后一步,也就是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如果你运气爆棚又中榜了,这些就算彻底上岸了。这些中榜的我们统称为进士(考了这么多年想不近视都难啊),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所以你从乡试到殿试一直都是第一的话,那就叫连中三元,这个难度太大了,整个明朝史上也仅有两人做到了。
科举流程我们知道了,那科举考什么呢?明朝的科举统一考八股文,题目都是四书五经里面的句子,而你要做的就是仿圣人口气写出自己的文章,谁写的好谁上榜。因为每年都是考这些,好句子被别人用了你就不能用了,所以难度还是很大的。
今天的高考我们就不用过多阐述了,大多数人都已经自己亲身经历过了,而难度也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衡量标准,不好一概而论。看完古代高考之后,如果是给你一次选择机会,你是选参加科举搏一把功名呢,还是选择高考呢?欢迎大家讨论留言
喜欢作者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欢迎大家评论留言支持。
声明:以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