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同性恋吗(古代真的有断袖吗)

夜行书生 136 次浏览

同性恋被国人不耻,羞于提起。

然而,在古代可不是这样的,似乎存在的理所当然,还演绎了很多美好的故事。

断袖分桃,龙阳之好,均是指同性恋。

《汉书·董贤传》: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董贤原本是汉哀帝身边跑腿的舍人,因为长得漂亮,汉哀帝十分宠爱,辇同坐,车同乘,榻同眠,几乎形影不离。一次两人同榻而眠,汉哀帝醒来了,董贤还在熟睡。董贤压着了汉哀帝的衣袖,为了不打搅董贤,汉哀帝就悄悄地割断自己的袖子。

这就是著名的断袖之癖。足可见汉哀帝对董贤感情之深厚。甚至有将自己的皇位禅让给董贤的意思。

《韩非子·说难》: "异日,与灵公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以其余鲜灵公。灵公曰:"爱我忘其口味以啖寡人。

这是说卫灵公和嬖大夫弥子瑕的故事。弥子瑕很受卫灵公宠爱。有一天他们在果园里游玩,弥子瑕摘了一个桃子,咬了一口,觉得很甜,就给卫灵公。卫灵公笑着说:你这么爱我啊,不忘记把你咬过桃子给我

这就是著名的分桃之爱。

后人习惯于用断袖分桃来暗指同性恋。

还有一个故事就是龙阳之好。

《战国策·魏策》: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趋王。

这是讲述魏王与龙阳君之间的恋情。这段话是龙阳君在同魏王一起钓鱼时,说出自己的担忧,怕遭人嫉妒和诽谤。后来,魏王为了不让龙阳君忧虑,下令举国禁论美人,违禁者满门抄斩,以表其爱龙阳君。

阿呆认为,这仅仅是史书里有记载的部分。实际上,同性恋,在古代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汉成帝与张放与上卧起,宠爱殊绝,霍光与冯子都,梁冀与秦宫,晋废帝司马奕与相龙,后赵主石虎与郑樱桃,前秦主苻坚与慕容冲,陈文帝与韩子高……数不胜数。

这些都是些帝王将相,是被人们所关注的,所以会留下记载和传闻。而大量的高门士族们,其家宅内帏之事,不被外人所知道罢了。

甚至可以说,在高门贵族之间,流行着断袖分桃之风气,以显示自己的高贵和与众不同的名士风流。

汉代以前狎昵娈童仅为君王贵族的特殊癖好,魏晋南北朝时期,此风渐盛于士大夫及社会民众。唐、五代期间渐衰,宋朝又兴盛,男子甚至公然为娼。元代男色之风又衰,至明清又复盛,以清代最为兴盛。

清初的张岱在其《自为墓志铭》中也直言:好美婢,好娈童。

《红楼梦》中就有很多处描写同性恋的。最明显的一个便是冯渊了。

是一个小乡宦之子,父母俱亡,又无兄弟,守着些薄产度日,年纪十八九岁,酷爱男风,不好女色。

这其实也好理解。断袖分桃这种事情,自会发生在权贵富户和高门大士。就像是人的口味,吃遍了山珍海味人间珍馐,才会换个口味,追求品尝别人没吃过的。那些吃不饱饭的,有口吃的就很满足了,不会去异食。

就像如今,听说过农民工有断袖之癖吗?绝对不可能在他们群体中发生的。这种癖好,只会出现在一些高雅人群。他们有知识有地位,甚至是有权有势有金钱。

当然,我们对个人的爱好没有理由去指责和批判。只要没妨碍别人,没损害别人的利益,我们无权去评说。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

阿呆在看《大清拍案惊奇*断案精华》时候发现,在清朝时期,这种断袖之风是很盛行的。其中还有几个很有意思的案子。

嘉庆16年,张船山在担任莱州知府的时候,审理过这样一个案子。

昌邑县有个富家公子朱刚木,有断袖之癖。其母亲过寿,邀请章氏兄弟来喝酒。喝到很晚便住下了。第二天发现,弟弟章天亮却意外上吊自杀了。查不出原因,都以为中邪了,闹鬼了。一年后,朱刚木自首,说是那晚趁着酒醉他强行鸡奸了章天亮,导致其羞愧自缢。

县令判了朱刚木死缓,臬台大人不准,要求发回重审。原来这个臬台大人也是个同性恋。县令和臬台就杠上了。此案只好交到张船山审理。结果是,杖责二百,流放三千里。

阿呆感叹,一是同性恋在当时很普遍。二是这个朱刚木的道德水平挺高,自己内疚,前去自首。他要是不自首,这案子两百年都破不了,他也不可能收到惩罚。

其实,细心点都会发现。有断袖之癖的,往往都是知识和修养很高的人。这是他们认为自身对世俗的厌倦和超越。

总之,断袖分桃、龙阳之好自古有之,甚至曾经相当普遍。至于说为什么,妻妾成群,呼之而来,挥之即去,这如同每天的大鱼大肉,让他们厌倦了,乏味了。需要换个口味,尝一尝野味,似乎是他们超然于世的追求。

总之,平常之人,遵常理,做平常之事。非凡之人,超常理,做非凡之事。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没有什么奇怪的。林子能包容各色的鸟,社会也存在各色的爱好。有人喜欢吃肉,有人喜欢吃素。还有人吃玻璃啃泥巴,就好那一口。

(完)

阿呆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阿呆梦话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