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法国作家司汤达,很多人都会想到其开创欧洲批判现实主义传统先河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其卓越的心理描写能力和通过塑造的于连形象来表现社会关系的深度,使其成为最伟大作家行列。其实,之后他还有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意大利遗事》,对现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这里面,就含有短篇小说《法尼娜·法尼尼》。
1833年,写作完《红与黑》的司汤达经济拮据,疾病缠身而又受到当权政府的排挤、施压,不得不在朋友的帮助下来到了意大利躲避政治迫害。幸运的是,他在朋友家的藏书室里,无意发现了一批反映意大利十六、十七世纪重大社会新闻的手稿,这些稿件描绘了孕育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一代天才的风土人情,让他大开眼界,于是便花重金购得抄录权,请人仔细抄录了某些篇章。经过仔细而反复的阅读,他大受触动,把其改写成了8篇短篇小说,在其逝世12年之后经其表弟筛选交由出版社出版,即在法国及欧洲引起强烈反响。其描写具有意大利风情的地位悬殊或宫廷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及引发的阴谋、仇杀,既具故事性,又有显然的现实批判性,尤其主人公展现出的意大利式热情、情欲引发的暴烈和对力量的向往,这些自然感情对于十九世法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冲击巨大。
《法尼娜·法尼尼》讲的就是年轻郡主法尼娜·法尼尼在罗马著名银行家的舞会上得知消息:关在圣·安吉城堡的一个年轻的烧炭党(意大利秘密革命组织)人在当晚化装逃走了,警卫们正沿着他的血迹在追捕。她回到家中,发现四楼平台上被父亲藏着一个陌生的女人。出于好奇和同情,她走过去与之攀谈,终得知他即是逃走的米希瑞。他们很快由于相知而相爱,为了让米希瑞完全属于自己,法尼娜·法尼尼派使女向教皇大使告发了烧炭党人的秘密集会,使除米希瑞外的其他人全被捕杀。得知真相的米希瑞大怒,退还了金刚钻石和赠品,与法尼娜·法尼尼决裂。
这是典型的革命加爱情小说,译文介绍入中国后,成为上世纪三十年代左联作家创作的一种时尚模仿,柔石、萧红、萧军、叶紫、沙汀、丁玲、蒋光赤等人的创作,甚至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曹禺的《雷雨》等,都打上了此鲜明的烙印。在这个意义上说,《法尼娜·法尼尼》开创了一个文学流派,亦无不可。好的文学作品可以跨越国度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这又是一个明证。因而,作家的思考力是块试金石,越是有思想并能借助先进表现形式的作家,就越有可能创作出经典的作品。司汤达的作品,在其在世时并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他的《论爱情》面世11年仅销售了7本,他的这部《法尼娜·法尼尼》写完后投给出版商也屡为人所拒绝并在世时并未能发表,但金子总会闪光,好的种子总能延绵流传下来,1854年《意大利遗事》出版后引起的轰动也在意料之中。左拉就评说道:司汤达是留在哲学家的书房里研究心灵的机械结构,为了满足想了解这种结构的好奇心,只作有关人的纯粹哲学和道德研究,把人从自然中取出,放在一边,只对他的情感方面作简单的观察,因而他笔下任一人物都是完全装配好的智慧和情感机器。
2008年,我在《小溪流》杂志社担任主编助理、营销部主任时,因公事去长春,在报刊亭恰看到了吉林美术出版社于前一年5月出版的《法尼娜·法尼尼》连环画,尤劲东的画作简洁明快而形象栩栩如生,当时出于喜欢购买了下来。这次,看到了王林燕的译本,心便想:倘是两人能合作,那将是多么好的事情啊。但世事十九不如意,要找这种文图绝配,更需天意,也仅当一次狂妄私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