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对电子天平有所了解,天平有一项技术参数是不等臂性。不等臂性是什么?是指因天平横梁的两臂不相等而带来的称量误差最大值。这个参数会因天平的使用次数以及使用情况、使用时间长短和保养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在中学实验教学实践中,当涉及到天平的使用时,单考虑天平出厂时厂家所给定的不等臂性带来的称量误差。合理的方法是在每次测量前重新测量此参数,但这很不经济。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发明和总结出了三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在此作一简单介绍并辅以证明。
一、替代法
这个方法是由一位名叫博德的外国科学家发明的,所以,这个方法又叫作博德法。其具体方法和证明如下(设L1和L2分别为天平横梁的左右两臂长):
先将要称量的物体放入天平的左托盘里(物体实际重量为M),然后往右盘加干砂(M1),使天平平衡。此时按照力矩平衡原理有:M2L1=M1L2。接着拿掉左盘里的被称量物体, 而替代以小砝码。当天平再次达到平衡时(右盘的耗子不动),小砝码的总重量为M2。此时按照力矩平衡原理有:M2L1=M1L2。将以上两式相比则有:M=M2,即小砝码的总重量即为物体的实际重量。
二、减码法
这一方法是由前苏联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的。具体方法和证明如下:
先往右盘放入一些砝码,总重量为M1(要保证砝码的重量大于被称物体的重量,即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