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字的拼音怎么写
五”字的拼音是wǔ
简体部首: 二 ,部外笔画: 2 ,总笔画: 4
◎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zhi期) 。
◎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组词
◎ 五霸dao wǔbà
[the five princes] 其说法不一,一般指春秋时的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他们在诸侯中势力强大,称霸一时
◎ 五保 wǔbǎo
[the five guarantees] 我国农村对无劳动能力、生活无保障的成员实行的社会保险,
◎ 五倍子 wǔbèizǐ
[Chinese gall;nutgall;gallnut] 中药名。
◎ 五采 wǔcǎi
[the five colors] 即“五色”
造句
1 这次考内试,他提升了五个名次,获得了进步奖。
2 经过五个小时的颠簸,他们终于到达目的地———罗布泊。
3 为扑灭这场森林大火,消防局动用了五个中队的警力。
4 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含辛茹苦地供五个孩子读容完了大学。
5 一队学生鱼贯而入,共有十四五个人。
2. 5字怎么写
巨大如雷,气势猛烈,很是吓我了一跳。
连忙扭过头至声音发生处,只看见我车间之小女子办事员,来头汹汹,面目板如皮鞋,直奔我而来了。啊,何不像一只母大虫,咬喉吃人;我立马定了定神,却已快吓个半死,只怕遭殃。
心想,如何招惹犯了何罪,如此恐怖。但见,此小女子母大虫,到我的身边,啪的一声,甩给了我,我的计件本,大吼叫给我:“吕延武,你这是怎么写的,是3还是5,你会不会写字?” 原来,都是我的计件本上的数字,招惹她了,因为我的写5,写出来,人看了就像3了。
顿时,我浑身冒虚汗了,周边的工友,起刷刷的扭头,把我看着,我脸上忽而就热的烫手,低头订着我的计件本,看个半天,却不放个话出来。 “看,怎么写5的吧,我教你。”
说着,舞起随手带着的笔,在我的计件本上,写了一个大大的5,给我看。“看,我怎么写的,学一学,以后,你在写不耗好,我就给你记大过了。”
“哼!3.27.2008。
3. 这5个字怎么读
尜 拼音:gá
部首:小,部外笔画:6,总笔画:9
a.一种儿童玩具,两头尖中间大。亦称“~儿”;b.像尜尜的,如“~~枣”、“~~汤”(用玉米面等做的食品)(后一个“尜”均读轻声)。
尕 gǎ
〈形〉[方]∶小――爱称,用于姓、名、排行等之前,如:尕娃;尕蒋
尛 mó
古同“麽”。
仦 拼音:chào 古同“仯”很小,很短
尐 尐jié jí
1. 少。 2. 小。
此意思的延伸在现在的粤语当中仍有使用,表示“一些”,但大多人不会写该字,故俗作“啲”
尐 jí
1. 有花纹的雌蝉。
4. 拼音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的拼音是:[pīn yī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扩展资料
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决议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5. 的拼音怎么写
拼 音
de dí dì dī
部 首 白 笔 画 8 繁 体 的 五 笔 RQYY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de ]
1.用在定语的后面。a)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纪律。幸福~生活。b)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母亲。无产阶级~党。大楼~出口。c)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今天开会是你~主席。谁~介绍人?d)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找我~麻烦。
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a)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这是我~,那才是你~。菊花开了,有红~,有黄~。b)指某一种人或物:男~。送报~。我爱吃辣~。c)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大星期天~,你怎么不出去玩儿玩儿?。无缘无故~,你着什么急?d)用跟主语相同的人称代词加“的”字做宾语,表示别的事跟这个人无关或这事儿跟别人无关:这里用不着你,你只管睡你~去。e)“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推~推,拉~拉。说~说,笑~笑。大~大,小~小。
3.这个用法限于过去的事情。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这件事儿我知道~。
5.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破铜烂铁~,他捡来一大筐。老乡们沏茶倒水~,待我们很亲热。
6.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a)表示相乘:这间屋子是五米~三米,合十五平方米。b)表示相加:两个~三个,一共五个。
[ dí ]
1.真实;实在:~当。~确。
2.“的”字在口语中一般读阴平(dī)。
[ dì ]
箭靶的中心:目~。无~放矢。众矢之~。
[ dī ]
(外)“的士”(出租车)的省称:打~。~哥(称男性出租车司机)。
6. 上的拼音怎么写
上的拼音:shàng 、shǎng
上读音:shàng、shǎng,注音:ㄕㄤˋ 、ㄕㄤˇ
释义:
上shàng(ㄕㄤˋ)
1、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去,到:上街。
6、向前进:冲上去。
7、增加:上水。
8、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涂:上药。
10、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拧紧发条:上弦。
12、登载,记:上账。
上shǎng(ㄕㄤˇ)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上面[shàng miàn]
位置较高的地方。
2、上衣[shàng yī]
上身穿的衣服。
3、头上[tóu shàng]
头的上方;头顶。
4、向上[xiàng shàng]
朝上。
5、跟上[gēn shàng]
在成就或物质的获取上,与同时代的人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