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县隶属河南省开封市,古称“尉州”,位于豫东平原,东邻通许、扶沟县,南与鄢陵、长葛县接壤,西与新郑县交界,北与开封县、中牟县相连。
尉氏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于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19年)置县。1983年8月撤开封专区,尉氏归属开封市至今。
总面积约130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5.69万人(2014年),辖17个乡镇和1个产业集聚区,516个行政村,有北宋太平兴国寺塔、清末刘青霞故居等景点,先后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科技工作先进县、科普示范县、村民自治模范县、体育和卫生保健先进县等称号。
尉氏县地形呈西北高而东南低趋势,西部7条岗系交错,14条主脉南北起伏,最高点海拔133米(岗李乡冉家村北);西南部为海拔70米左右的高台平地;东部为黄河淤积平原,平均海拔65米左右,最低点海拔59米(永兴乡李岗村北)。
根据3%人口抽样调查,2014年末全县户籍人口95.69万人,常住人口87.3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3万人,出生率为10.67‰;死亡人口0.51万人,死亡率为5.33‰;自然增长率为5.43‰。
尉氏县辖8个镇、9个乡:城关镇、洧川镇、朱曲镇、蔡庄镇、永兴镇、张市镇、十八里镇、水坡镇、邢庄乡、庄头乡、大营乡、大马乡、岗李乡、门楼任乡、大桥乡、南曹乡、小陈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尉氏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年平均无霜期215天,年平均降水量692.3毫米。年平均日照2481.9小时。该县七十年代中期前水涝普遍,之后,渐呈干旱趋势。
尉氏县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决定了本县适宜各种林木和农作物生长。林业西部以刺槐和大枣为优势,东部以泡桐和杨柳为普遍。农作物以小麦、棉花为盛。已被国家确定为干原绿化先进县,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优质棉生产和出口基地县,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大枣生产基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