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一骑绝尘 567 次浏览

人类的恩人

——《居里夫人的故事》导读

居里夫人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百年来的每年十月,绝对是特别收获的季节,因为这个月总有让世界人们兴奋到极点的事发生,这种事是: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等名单陆续公布。

百余年的每年十二月十日(其中只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停发过),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一定会成为世界焦点。因为这一天,数千人齐聚那里,共同倾听一位位诺贝尔获奖者的声音,听他们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百年来,这个队伍年年有新人增加,年年都有兴奋的故事传向世界八方。但这个由千余人组成的超级团队中,有一家人让人难忘,这个“家”实在是独特。

这个家,就是居里夫人的家。而这个家不是一般的家,研究这个家,是读《居里夫人的故事》少不了的。

一是这个“家”由玛丽亚童年之家组成。玛丽亚的母亲、父亲、兄姐等,一个看似普通实则非常特殊的家。这个家有什么特征,读者完全可以寻找到若干词句来概括;

二是这个“家”由皮埃尔之家组成。皮埃尔·居里的父母,有什么独特之处,细心的读者一定能够发现。如果你愿意与自己的家庭做个比较,与父母争辩一下,说不定你的父母会因此而改变,因为很多家庭里的父母亲没有读过《居里夫人的故事》;

三是这个“家”由玛丽与皮埃尔及他们生了两个非常有个性的女儿组成。这个四口之家,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事业,个个都在努力,看不到一丁点的不和谐,每个人都有成就,都是了不起的成就。如果你愿意,可以把居里夫人的两个女婿也列入这个家庭。

四是这个“家”,还有两个国家,一个是被沙俄统治的波兰,一个是浪漫的法国。波兰让玛丽亚有了一种梦想,一种大爱;法国,让玛丽,让居里夫人,创造人世间的独特;

四是这个“家”,还有美国,还有几所大学,还有……

五是这个“家”,最美的不是他们的住所,而是一位又一位主人。

亲爱的读者,你知道居里夫人一家四口加上两个女婿多少次拥有诺贝尔奖吗?

《居里夫人的故事》中讲了三人次,皮埃尔获得一次,居里夫人获得两次。读这本书,我们认识到了居里夫人的两个女儿,但书中没有告诉我们,其实这两个女儿也不得了!大女儿与女婿,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奖。小女儿是位音乐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她的丈夫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一个大家庭,六人次获得诺贝尔奖。前无古人,那是肯定的;后无来者,也是肯定的。

世界上,还有比这个家更独特的吗?亲爱的读者,请细心再细心地研究这个“家”吧。要反复思考,看看这个家为什么这么牛?

1.这个家里的人,特别爱读诗。什么是诗?古希腊人说,诗人就是创造者。诗,原来是创造的意思。爱诗的人,就等于与创造为友了。请大家不要小看居里夫人及家人这么爱诗。我们应该懂诗,不管到多大,都不要放弃对诗的喜爱。

2.这个家里的人,人人都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他们都有一种自由与平等,都在互相想着亲人的发展。如果你对“自由”特别感兴趣,网上可以查到很多名人对自由的解释,选择一些读一读,你对自由就会有深刻的理解。看看这个家里的每一个人,他们的自由肯定与读者对自由的理解不一样。自由不是胡闹。

3.这个家里的人,特别爱读书,爱学习,爱动手实践。不爱读书,不爱学习的人,非常懒惰的人,是永远登不上诺贝尔奖这座高山的。研究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特征,有一个词叫“全时性思考”,也就是他们好像没有什么空闲时间,虽然书中写了他们旅游、度假,但你会发现,在他们旅游、度假中,并没有把自己的专业放下,思考在旅行中继续着。

4.这个家里的人,都特别爱国,心中有自己国家的人们。他们的爱国不是口号式的,更不是口头上,而是贯穿于整个人生的。从这个家,我们可以看得相当明白。

5.他们从事的事业,真的不是为了自己的富有,而是为了事业,为了人类的发展,有一种独特的信念。居里夫人如果想成为世界首富,在那个时候完全有可能。从她做的多少事可以清楚。但居里夫人对钱,对名誉看得非常淡,看对事业,却是全身心地投入。把研究献给人类,这是世界上非常缺失的。所以,居里夫人感动了世界,成为了人类的恩人。

6.这个家里的人,都不怕困难。不管遇到什么事,他们都能够以独特智慧来解决难题。

7.这个家里的人,对生活要求不高。住的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吃得没有什么要求,用得更不用说了。

8.居里夫人一家都爱写作。居里夫人,后来特别爱写日记。这一切,从书可以读到。不爱写作的人,想成功,想有大的成就,真的很困难。

9.这个家里的人,都非常快乐。很多事,一般人都无法与快乐连在一起,但他们能!

…………

说不完,真的说不完。亲爱的读者,反复读吧,反复读吧,细细地研究,一定会发现,他们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因为这个家,真的不一般。

走上领奖台的科学家,那一幕,是光鲜的,是掌声如雷的。读《居里夫人的故事》,我想很多读者会一次又一次地流泪,因为走向成功的那条路,好艰辛,好艰辛,当然,这种艰辛是读者读出来的,是读者得出来的,但对于那些科学家来说,他们没有这种理解,因为他们在科学里,他们在攻克着世界难题,这一切已经不是艰辛,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幸福。

居里夫人,人类的恩人!

如何读好《居里夫人的故事》?

一、认识书中的每一个人

先来认识居里夫人。毫不夸张,居里夫人是属于全世界的大科学家,居里夫人被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尊重的大科学家,居里夫人是真正感动世界具有大爱的大科学家,居里夫人是一位非常有爱国心的大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一生没停止研究,有着非凡大成就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是一位爱读爱写的大科学家……

这不是简单的罗列,更不是随意的吹嘘,这一切都是绝对真实,读《居里夫人的故事》可以发现,如果读者愿意读居里夫人更多的资料、电影等,一定会证实这一发现。

如何读懂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呢?读她千遍万遍也不厌倦,也就是说,这本书需要我们多遍细读,也值得大家拿出更多的时间来读。

阅读完这本书,除了认识居里夫人,我们一定要理清楚这本书涉及的其他人物。读透一本书,真正理解居里夫人,离不开我们对其他人物的理解,因为这本书所写的人物都与居里夫人相关。

1.可以按照国籍来分类整理。这本书里,波兰有哪些人物?法国有哪些人物?美国有哪些人物?沙俄有哪些人物?中国有哪些人物?

2.为玛丽亚童年时期的家建立一张族谱。即把她的父母、兄弟姐妹等一一列出。

3.为皮埃尔的家建立一张族谱。把他的父母、兄弟姐妹等按顺序列出来。

4.为皮埃尔与居里夫人的这个家建立一张族谱。把他们与子女的名字一一列出。

5.把玛丽亚读书时的同学、老师、有关学校领导等列出来,当然包括沙俄这个国家的有关人物。

6.把故事中介绍的与居里夫人有关的名家、大学里的教授、记者等有关朋友一一列出来。

7.这本书中的哪些人物让你讨厌?请一一列出。

8.把故事中涉及到的有关总统列举出来。

有人会说,列举这些人物有什么用?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不是多余的,他们的存在,他们的特点,对于讲述主人公居里夫人来说,作用重大。没有这些人物的衬托,我们也无法感受到居里夫人的伟大成就。另外,这对于我们的写作也有着极大的帮助。很多同学写一个人物,整篇文章出现的人就那一个或者两个人,人太少,所写的人物立体感就很难树立起来。

列出人物名单,需要我们细读细思研究有关人物。比如皮埃尔,这个人物对于居里夫人来说,有多大的作用?皮埃尔的世界影响是相当大的。这对夫妻,也是世界上非常独特的夫妻。读他们,可以看出皮埃尔在他们共同研究共同成功的作用。读这本书,读者一定会发现。皮埃尔车祸逝世后,居里夫人为了皮埃尔而在继续研究,为了皮埃尔她做了哪些事?而皮埃尔也因为居里夫人而发生了变化,他的变化非常大。这是真正的夫妻!这里有世界上非常伟大的爱情。中小学生的未来肯定要成家的,什么样的夫妻是受人尊敬的?皮埃尔与居里夫人肯定算其中的一种榜样,这一对夫妻肯定被世界公认的。

研究这些人物,大家可以将他们聚焦于他们的研究成果上。一个人,怎么才算真正的成功?大成功是什么,小成功是什么?面对每个人的成功,思考伟大人物的成功,没有终点。

人物那么多,也可以选择最喜欢的给其写一封信,或者模仿着写一封回信,这样的写作也是好玩的,有价值的。

二、整理居里夫人的故事

这本书共有19章,每一章都有多个故事。

比如第一章就有好多故事。玛丽亚为什么不允许读书,“食人怪”的故事,为什么说玛丽亚是粗野的“小农夫”,玛丽亚的爸爸,玛丽亚的妈妈,玛丽亚的物理仪器……

比如第二章的故事:玛丽亚的奇怪学校,玛丽亚与同学如何学本国的历史,玛丽亚的考试成绩,督学霍恩堡,玛丽亚的大姐,为什么说玛丽亚是学习上的天才,玛丽亚读书的故事,玛丽亚的妈妈去世之后……

有的读者会说,这样整理故事有什么意义呢?这样整理,能够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写一个人一定要写故事,要写很多很多故事。写人就是写故事。只写一个故事,怎么可能把一位大科学家的成长历史表达清楚呢?另外,如此整理的目的还有,请读者也重视自己的故事,要学会把自己的故事常常记下来,记多了,自己如何成功的也就清楚了。

三、书写各自的认识

陈省身与吴文俊是两位世界级的大数学家,他们是师徒关系,他们共同创造过一个非常精彩的理论。陈省身告诉吴文俊,读书是欠债,写作是还债。吴文俊去世之前是世界上读书最多,写书最多的大数学家。这一理论非常有价值。读《居里夫人的故事》,一字一字地读,所有的读者都会欠下不少债务。怎么还债?读后写出自己的思考。

从哪些方面写?

可以给居里夫人写一个小传;可以给皮埃尔写个小传;可以给居里夫的爸妈写一个小传……

如果你去波兰、法国旅行,假如想去那儿看他们的故居,请查找有关资料做一个旅行攻略。

如果你想给其中的哪个人物写信,就大胆地去写,因为信是寄不出去的,可以以其口吻给自己回一封信。

如果让你来介绍这本书,你准备如何介绍,并能让更多的人拿起这本书读起来。

假如这本书的作者来到我们面前,你如何向作者介绍自己是如何读这本书的?

如何让你写一篇居里夫人最感动人的三个故事,你准备介绍哪三个故事?

你也可以给居里夫人写一首长诗,不能太短,长一些才能说清楚。

……

还债的方式很多很多,读者只要写了,就是还债。

篇章导读

第一章

一个人的优秀、伟大,永远离不开父母。读《玛丽亚在歌唱》,要全面认识童年时期的玛丽亚,最重要的要以一颗敬仰的心理解她的父母,因为玛丽亚的父母亲非常棒,特别是他的爸爸以半开玩笑式的讲述“物理仪器”,居然如一颗种子悄悄地种在玛丽亚的心上。有人研究过大师,发现全世界不是每个朝代都有大批大批的大师产生,越是特殊的时代越会出现批量的大师。玛丽亚的童年,祖国波兰被沙俄统治,波兰人整体失去了自由,但沙俄的残暴关不住每个人的心,你越是残暴越能激发人的爱国之心,激起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第二章

玛丽亚童年就读的学校是奇怪的,她在这所学校里做了不少奇怪的事,奇怪的非常有智慧。督学霍恩堡让玛丽亚背诵祈祷文,玛丽亚背得让督学很满意,为什么玛丽亚崩溃了,哭得非常伤心?值得我们深思。所有的大人最怕孩子童年时期说谎,但玛丽亚和其他人不得不说谎,读者如何看待这个说谎?玛丽亚的爸爸非常优秀,“食人怪”为什么要开除她的爸爸?玛丽亚的大姐因为传染病去世,妈妈也因病去世,两位亲人的去世,让她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她小小的年龄居然有了不听天由命的思维产生。

第三章

叛逆,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词语。玛丽亚,在沙俄统治波兰的时期是不能上大学的,因为是女孩子!她下定决定一定要自己干活挣钱,给二姐提供学费和生活费,让姐姐先去上大学。这一章,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残忍,库尼克的哥被抓走并被绞死,因为这是一位了不起的叛逆男孩。在处以绞刑前的那个晚上,六个女孩在一起,漫漫长夜,静坐至天亮。一分一秒,真的让我们想象不到那是什么样的时刻。六个女孩跪下身去,为这位捐躯的年轻叛逆者做最后祈祷。这一祈祷注定让所有的参与者有了一颗永远不变的爱国心。

第四章

16岁的玛丽亚,在中学毕业典礼上,为斯克罗多夫斯基家赢得了第三枚金奖章,这一成功让爸爸骄傲极了,爸爸给她发的奖品是——一年的假期!这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奖品。这个特殊的奖品,让这个天资聪慧的女孩玩得相当尽兴,玩得如疯子一般,她跳舞、骑马、采蘑菇、搞恶作剧,变着花样玩。这一章,特别值得细读,因为我们从中可以发现玛丽亚未来的成就与她的这种玩极其相关。

第五章

玛丽亚是一位科学家,但她的父亲及他们一家都没有离开文学。在玛丽亚的眼里,她的父亲是一个完人,是宇宙万事之泉,对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每个周六晚上,这位完人型父亲特别重视让孩子在文学的氛围中成长,一家人研究文学。父亲写诗、写散文,然后朗读给孩子们听,也经常把世界名著介绍给孩子们,并用波兰语大声朗读。而玛丽亚爱演讲、聚会、绘画、写诗、阅读六个国家的文学,在读书中追随伟大作家的深邃的思想。文学真的太重要了!玛丽亚为了姐姐,她开始做私人家庭教师了,作者用许多笔墨写她这一短暂的教师生涯,这段历史是玛丽亚人生的节点,研究研究,会发现很多智慧。

第六章

在前面的章节里,我们知道玛丽亚没有她的姐姐漂亮,在这一章中,我们可以读到玛丽亚越来越漂亮了,端庄矜持、优雅脱俗。你怎么理解这种美?但她的美,没有得到那种幸福,因为她是家庭教师,喜欢她的男孩,她喜欢的男孩也就只能成为不幸。也许读者对此愤愤不平,其实这就是某一时代人的荒唐。读这一章,我们可以看到玛丽亚有一种习惯,那就是写信!给家里人写很长的信。对!不管遇到什么问题,给家里人写信,告诉家里人,那才是最明智的,这一点玛丽亚真棒!很多不幸并非真的不幸,因为往前看、回头看,多少不幸却是幸运的。这是生活的哲理。

第七章

这一章,题目叫改变。这一章出现了玛丽亚人生最独特的第一次,那就是走进了实验室,虽然只复制型地做做实验,但一个个小小的成功让她充满希望,让她有了发现,让她有一种狂热。什么叫改变?这就是!玛丽亚,原来在波兰,通过努力她要去了巴黎。这种胆略注定让人改变。假如玛丽亚没有去巴黎,她的人生肯定会重写。孤身一人,一个女孩子,前往陌生的地方,真的不敢想像。但她的人生之旅开始了!什么是改变?这就是改变!理解改变,细读玛丽亚。

第八章

“我握起太阳,再抛出去……”不敢想象,这是一种什么力量?玛丽亚听到这一语言,这一诗意的语言,简直是充满着神力的语言,居然让她理解了以前的一切。这就是大学给她的第一份思考。这一章,我们可以读到玛丽亚是如何握住太阳的,她发奋学习,以弥补她所有的缺陷;看她租的房子,看她凌晨两点钟看完书后,她才上床睡觉;至于穿衣,整洁就可以了……玛丽亚这样学习,怎么可能不眩晕?看不这样学习,她怎么可能会成为世界级的大科学家?这种学习,是一首诗,是一首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必然有大成功的诗。

第九章

爱情,永远是一个非常美的词。结婚,永远是非常浪漫的事。成功人士,大多会有非常美的爱情故事。玛丽亚遇到了皮埃尔·居里。玛丽亚看到皮埃尔的家与她的简直是翻版:家人们同样都彼此相爱、性情宁静、富有爱心、热爱读书、热爱自然,尤其热爱科学。他们在一起可以谈论美丽的波兰,谈论许许多多。读书之家,有大爱的家庭,值得我们与自己的家对比思考。我们一起好好品读两位父亲在他们婚礼中的话语:“你会发现玛丽是个很值得疼爱的女儿。自从她出世以后,她从未给我带来片刻的痛苦。”亲爱的读者,你的父亲会这样评价你吗?

第十章

玛丽与皮埃尔结婚后,居里夫人这个名字一直用到她离开这个世界。他们结婚是简约的,没有任何奢侈的东西,没做任何奢侈的事,也许这就是真正读书人的婚礼。他们两人建的家也没有任何豪华而言,她的家里没有地毯,没有扶手椅或沙发,墙上光溜溜的。他们的吃也是独特的,美其名曰发明了“慢火菜肴烧法”,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用在吃上……6点钟起床,夜里两点钟上床休息,一天四个小时!明白了,明白了,因为“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必须要用巨大的代价来换得!”很快,居里夫人,当妈妈了,他们的小女王出生了。这么爱科学的妈妈,如何照顾这个小女王呢?这又是一个故事。

第十一章

这一章叫伟大的发现。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很难读懂。读不懂不怕,因为“不懂”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因为那么多的不懂,我们才能感受到世界上许多神奇的东西是我们不知道的,我们应该学习,应该不断地学习。

第十二章

“黑暗中的一线光”是这本书最美的一章,因为在这一章里,我们可以真正地认识到科学家是怎么生活的,他们在科学的大道上是怎么行走的。他们成功的那一刻,到处过去做了什么,这一章,我们可以读到。

第十三章

居里夫人、皮埃尔两家都不是富有的,但他们都有共同的高贵品质。“决不出售”,过去,让人难以理解;今天,能理解的人,也不一定多;未来,仍然会有很多人不理解。不管你理解不理解,居里夫妇做了,全世界都知道他们两人做了。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镭的特征,他们知道镭在医学上的价值,因为他们太爱人了,爱整个人类。所以,他们才是人类的恩人!

第十四章

这一章,我们知道了他们两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史上第一位女性科学家。他们是怎么花奖金的?这又是一个了不起的故事!他们夫妇如何对待荣誉?故事中写得相当清楚。这一章的题目叫“黑暗”,获奖是幸福的事,为什么以此作题?我曾经看过《居里夫人》电影,在电影中看到了皮埃尔被马车撞了,生命在1906年4月19日结束。一下子,居里夫人成为了一个孤独可怜的女人。这真是黑暗的!

第十五章

居里夫人,天生具有不可战胜的勇气!原来,他们夫妇早就谈过死亡,不管哪一个先走,剩下的一定要一如既往地继续工作。居里夫人重新站起来,每天工作,每天开始写日记里了,她在日记里皮埃尔说话,向他汇报工作……她要为皮埃尔创建纪念皮埃尔的实验室,并且一定要让这个实验室尽可能的完善和完美。这一切,真的找不到最合适的语言来赞美!居里夫人继续着科学探究,在皮埃尔去世5年后,居里夫人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诞生了,并且是女性科学家!

第十六章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居里夫人是位科学家,但从她的人生中,可以看出她又是一位了不起的战士。她认为:“害怕敌人就是在帮助敌人!”多少男人说不出这豪言壮语!现代战争,离不开科学家。居里夫人发明的“小居里”救活了很多战士。她一个人在身体如何不好的情况亲自装备了200个X射线室,救助的伤员超过100万!这是不是伟大的工作?答案不言而喻!这里的故事,一章怎么可能写完?继续读,继续读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第十七章

在这一章,我们终于发现到大科学家玛丽的书房。前面看过,她的家没有任何豪华而言,但她的书房设计得很漂亮,整齐的书架,优雅的花瓶,墙上挂着皮埃尔的肖像。在这一章,我们读到了居里夫人所教过的中国学生,看到了她对中国学生的赞美。在这一章里,我们可以看到居里夫人一天的行程,看到沉醉于工作之中。在这一章里,我们看到了,居里夫人仍然喜欢读诗,喜欢看小说……

第十八章

居里夫人生于波兰,成功在法国,但美国人却把她举到了世界最高峰。居里夫人,真如爱因斯坦所说:“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名利所倾倒的人。”梅露尼夫人了不起的记者,她采访了居里夫人才知道她需要一克镭,但因为太贵,买不起!谁读到这里不流泪呢?一场捐赠活动在美国如火如荼地开始了。居里夫人终于踏上美国国土,这位人类的恩人受到了世界独有的欢迎。后来,居里夫人回家了祖国波兰,美国人继续为她在华沙建立的镭研究院捐赠,祖国给予她的仪式特别有味道……

第十九章

这是本书的最后一章,最不愿意读,但又不必须读。因为这一章,我们看到了一位大科学家最后的旅程。这一章的题目叫“假期”,我感觉这个题目特别奇妙,这本书,玛丽亚曾经有过一年的假期,还有她与皮埃尔的结婚旅行假,还有她每年的假期之事,但哪个假都没有居里夫人逝世后的假期长。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