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是什么结构(死的第五画是什么)

古法丧礼将人快要死人刚死咽气前后这一段时内的丧事操作,归结定义为初终。

1、初终定义的典籍来源和制度依据

《仪礼》《礼记》都没有初终的提法和说法。初终是后人对先秦丧礼典籍的解析解读和操作归类。唐代人梳理丧礼,总结出六十多道丧事程序,初终占首位。所以,《大唐开元礼》规定丧礼的第一道程序就是初终。

北宋时期的《政和礼》也将初终列为丧礼的第一道程序。南宋朱熹作《家礼》,其丧礼篇开篇第一段就是初终。就是说,《朱子家礼》也将初终作为丧事操作的开始程序。

明代的《大明会典》,清代的《钦定大清通礼》,都将初终作为丧活动的第一道程序。

就是说,唐宋明清四朝,实际操作的礼仪制度,不管是皇家、官宦家,还是一般居民家庭,开始程序都叫初终。

2、初终的基本程序和礼仪事项

按时间先后,初终大的程序和礼仪事项有六:一是迁居正寝;二是除扫后事,三是记言送终;四是属纩俟绝;五是举哀大哭;六是易服变服。实际生活中,不同地区、不同地域、不同系统人群、不同家庭家族,在初终细节上的具体要求和具体讲究很多,可以随俗。

(1)迁居正寝

迁居正寝是传统丧礼的基本规定。从夏商周秦汉到唐宋元明清,中国人文历史四千年,一直没变。《仪礼---士丧礼》《礼记---丧大记》《朱子家礼》《唐开元礼》《宋政和礼》《明会典》《清通礼》,等等,文本规定都是一样的,六个字:疾病迁居正寝。

所谓疾病,就是病来的很快很重,感觉不行了。所谓正寝,即正厅或正屋,就是特定家庭、特定组织用于会客、议事、办事等的最宽敞的厅屋。皇家叫宫叫殿,官府叫大堂或大厅,一般农村居民人家,三间屋两头房,中间那间叫堂屋,就是正寝。这个正寝,就是死后的灵堂。

所谓迁居正寝,就是将感觉快要死但还没有死的人,从卧室移居到正寝。所谓感觉,就是个人的一般生活认知,或者是自己,或者是至亲。

人死是有征兆的,别人能看出来,自己也能感觉到。觉得不行了,就趁早过去。

一定要迁居正寝,为啥呢?不为啥!就是这样规定的。典籍文本没有给出理由和具体解释,民间有许多说法,你怎么想都行。

注意,迁居不是移尸。迁居时,人还没死;移尸肯定是人死了。人应该死在正寝,说明儿孙都在身边,叫善终。人死后再移尸正寝,说明身边没人,儿孙不孝,就是不得善终。

还有,古法丧礼的迁居正寝是放在床上的,因为人没死,所有使用生活用床,等到咽气以后才使用停尸床或门板等。

(2)除扫后事

疾病迁居正寝后,《唐开元礼》《宋政和礼》《明会典》都明确规定,清扫内外,分祷所祀。就是说,家庭即将当大事,房屋院落清扫规整,准备办事,接待宾客。到家庙祠堂祷告列祖列宗,希望病人康复康健,家庭兴旺和顺。

人员就位,各自分工,遵照礼俗,准备待丧,以及其他相关的后事事宜。

(3)记言送终

古人吃五谷杂粮,喝沟渠塘水,有病也是中医草药,人与自然共存共荣,所以死亡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需要看护。不像现在人不吃粮食,猪牛羊、鸡鸭鹅、鱼虾蟹等都用饲料激素,蔬菜水果转基因,全靠化工处理,所以人脆弱的很,说死,嘎嘣一下,就死了。所以不需要看护,也很少有人愿意看护。

古法社会条件下,家庭建制较大,人较多,生活节奏也慢,所以,父母有恙有病,子女都在身旁。快要死了的时候,大家都在家。所以,丧礼设定了看护程序。看护的要点有二:一是使人持手足;二是有言则书之。

《唐开元礼》《宋政和礼》《明会典》《清通礼》,规定都是一样的:使人坐持手足。遗言则书之。就是说,疾病迁居正寝后,要安排人员持握病人的手足。并准备笔墨,病人有什么话说,赶紧记下来。

应承老人的关切,记住老人的嘱托,满足老人的愿望,送老人最后一程,就是送终。

(4)属纩俟绝

属纩俟绝就是老人咽气,确认死亡的过程。

纩是絮状细丝,非常轻。老人不行了,将纩放在老人的鼻孔下,如果纩不动了,说明老人死了,即没气了,咽气了。

《仪礼—士丧礼》《礼记---丧大记》以及《唐开元礼》《宋政和礼》《明会典》等,规定都是一样的:属纩以俟气绝。

(5)举哀大哭

老人逝亡,家人举哀大哭。此哭为丧礼的第一次哀哭,也是大哭。这是规定动作,礼仪要求,必须实施。作为亲人家人,此时如果哭不出来,肯定是有问题的。

《仪礼---士丧礼》《礼记---丧大记》《朱子家礼》都有规定:既绝乃哭。《唐开元礼》《宋政和礼》《明会典》也都要求:气绝乃哭。《清通礼》的规定更为具体:既终,子号,哭躃、踊。号就是嚎,即扯声大哭,嚎啕大哭。躃是跺着脚哭,脚都跺麻不能动了。踊是跳起来哭,即呼天抢地。

(6)变服易服

所谓变服,就是改变原有的服饰装扮。所谓易服,就是穿着简易丧服。

古代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社会化程序也较低,家有丧事,包括丧服在内的丧事用品等,都是自己赶制。初终时间紧,一时半会出不来。所以要等。在等的过程中,因为家有丧事,需要变服易服来标识标志。

《唐开元礼》《宋政和礼》《明会典》《清通礼》对变服易服的规定有所不同,归纳起来有两大点:一是去华饰;二是着素。所谓去华饰,就是除去欢快喜庆华彩的服饰,包括衣服和饰物,如红绿华彩衣服、流苏项链首饰等。所谓着素,就是穿披白色的衣服或布块,如戴上白色帽子或头顶一块白布等。

有条件的应当着整体素服,即穿着简易丧服。

3、初终在礼俗上的现实选择

现实生活中,家有丧事,在初终即咽气前后如何选择实施礼俗事项,各地有差异,说法也不同。对照古法丧礼,结合生活实际,遵循简单简洁和方便实用的原则,我们建议重点把握以下几个要点程序:

(1)移尸待丧

当今社会中,特别在农村,兄弟姐妹再多,也是各人有各人的家庭,各人有各人的生计,加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绝大多数人赚钱比吃屎还难,所以活得都很憋屈费劲。父母年纪大了,有自己单独生活的,有跟随一个子女生活的,也有轮流照看的。大凡父母还能吃饭拉屎,子女很少会经常过问;只要父母还有一口气没死,大家很少会与父母聚在一起。等到父母一死,大家才会都来。所以,现实丧事操作,人没死就迁居正寝看护送终的,有,但很少。大多数情况下是人死后,丧事启动,移尸待丧。

正常生活逻辑,按一般礼俗要求,长子为丧主。所以父母去世后,要在老大家停丧办事。就是说,不管父母去世时在哪里,一定要移尸到老大家待丧。灵堂设在老大家。

长房办事,这是一般习俗讲究,也是一般原则和礼仪规定。具体情况具体操作,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家庭能够做到送终的,老人不行了,可以先移居到老大家或兄弟姐妹一致同意的特定家庭,看护送终。这样就不需要移尸,也符合古法丧礼的基本设定。

(2)穿戴正位

现实丧事的穿戴在古法丧礼上叫小殓,《仪礼---士丧礼》是第二天早上小殓。后世民间将穿戴丧事提前到初终时段,是有道理的。

隋唐之前,特别是秦汉以前,寿衣也没有现成的,需要主家自己赶制,所以,需要时间。宋元之后,有成品寿衣,可以即时买到,也可以事前准备。所以,在人咽气后,身体还没有凉的时候,穿上寿衣,是符合生活实际的,是符合人情逻辑的,即是必须必要的。

现实生活中,一般礼俗要求,人咽气后,第一时间穿上事先准备好的寿衣。事先没有安排的,即刻购买。

所谓正位,就是在堂屋停放好。即将穿戴好的逝者,停放于堂屋的中间位置,头朝里,脚朝外。

(3)大哭一场

规范丧礼文本《仪礼》《礼记》《朱子家礼》以及规范礼仪制度文本《唐开元礼》《宋政和礼》《明会典》《清通礼》等,都有既绝乃哭的要求。这是基本丧礼流程,民间传承也一直没变。

就是说,逝者安顿好之后,主家所有人,坐下来大哭一场。

注意,哭之前,一定要首先感谢左邻右舍的帮忙人员,以及其他在场帮助的亲朋人员等。家有丧情,特别是穿寿衣,一般人没有经历过,慌乱和不知所措很正常,此时可以延请庄邻人员等帮忙。有有经历的过来人帮助,操作上要顺利的多。

所谓感谢,要点是或鞠躬作揖,或磕头。

哭过之后,抓紧时间,喘喘气,定定神,理理思路,父母过世了,自己是什么位置,丧事怎么办?以后会怎样?都要认真想想。

(4)烧倒头纸

一个人出门,身上不装钱,是很心虚的。这是一般人情和一般人性。由此及彼,推而广之。父母走了,及时给他烧送些纸钱,使父母在那边不至于尴尬受难为,也算孝道。这是正常的人类精神现象,不是迷信。

规范丧礼文本《仪礼》《礼记》以及规范礼仪制度文本《唐开元礼》《宋政和礼》《明会典》《清通礼》都没有烧倒头纸的说法,所以,烧倒头纸肯定是民间习俗。

烧倒头纸,各地习俗不同,有的地方大烧,有的地方小烧。大烧即烧倒头车,也就是包括纸钱、纸器、明器等一大车,在屋外的路口烧。小烧就是烧倒头纸,即用少量的纸钱,在门前烧。

我们倾向于小烧。

注意,烧倒头纸与烧咽气纸是两码事,别搞混了。所谓烧咽气纸,是吊丧人在主家还没有开吊之前去主家的吊唁活动,就是先去烧烧纸,等主家开吊之后再去按礼俗祭拜。

(5)放哀乐

烧过倒头纸后,初终时段的丧事操作已经完成。此时放哀乐是告丧用的,即告知外人,家有丧事。如果暂不发丧,就不放哀乐。

放哀乐肯定是当代丧事操作,古法规范丧礼是没有的。古代丧事有佛、道的唱念哀声和丧乐之声,但是治丧用的,不是告丧用的。

一般习俗,主家开吊之后,治丧喇叭鼓乐到场,停放哀乐。放哀乐的意思是告知别人主家有丧,已经开门开吊办事,必须立即停放哀乐。否则意味着主家又有丧情,大忌。

在殡仪馆操办丧事的,用哀乐治丧,与初终放哀乐是完全不同的。

转载注明出处:橘子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