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赫(关于徐赫的基本详情介绍)

徐赫,男,1978年4月出生,200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2月参加工作,历任辽宁省沈阳第二监狱分监区长、副监区长等职务,现任辽宁省沈阳第二监狱八监区监区长。徐赫曾荣获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2次,辽宁省司法厅通报表扬2次,负责的监区荣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安保维稳工作先进集体,记三等功1次。

他,从开启封闭执勤模式至今,累计在监院执勤、备勤300余天。他,连续十余年错过了与家人一起吃年夜饭。问起他的战疫感受,他用抗难暖愧值五个字进行了概括。

01扛起责任

说实话,累计在监院内封闭执勤、备勤300多天,徐赫是扛过来的。期间监狱领导多次催促他出监院休息,他思虑再三,没能从命。监区年轻民警多,缺乏大战经验;外省监狱出现疫情,换防一度取消,让民警产生的深度焦虑和不安;出院再封闭,至少隔离14天的时间成本;封闭执勤期间高强度工作给民警带来的巨大压力而产生的消极厌战情绪,这些都需要他及时应对,才能把一项项工作扛起来。

封闭期间,徐赫工作压力大,身体不适,爱人多次劝他要注意休息,徐赫告诉爱人,不只自己在扛,同志们也都在扛,得了重感冒偷偷吃药,戴着口罩睡觉在扛;每天巡查至少2万步,双脚肿痛在扛;年轻民警家庭负担重、困难多也在扛,却没有人叫苦叫累,发牢骚抱怨,作为监区长,我必须带头扛住困难,扛起监狱警察的责任。

02不畏艰难

监管工作难,疫情笼罩下的监管工作更难。疫情初期,罪犯心理恐慌,情绪波动大,极易失控,而徐赫所在监区押犯成分十分复杂,上述情况更为严重,容不得他有半点松懈。

罪犯王某是一名湖北籍罪犯,女儿就读于北京某知名大学。疫情暴发后,王犯急切地想知道女儿的状况,妻子却害怕王犯身份影响女儿前程,不允许王犯和女儿联系,这让王犯感觉遭到家人的遗弃,破罐子破摔。徐赫一遍遍拨打王犯妻子的电话,无数次的被拒接、挂断,一遍又一遍地给王犯妻子发短信,经过了近一个月的不懈努力,王犯的妻子终于同意让女儿与王犯视频会见。视频那天,王犯女儿嘱咐父亲在监内好好改造,并许诺会和他保持联系……听了女儿的话,王犯泪流满面,哽咽得说不出话。看到这一幕,徐赫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女儿的笑脸就是王犯的希望。

03暖意浓浓

在一年多的封闭执勤工作中,徐赫冲锋在前,率先垂范,在他的影响带领下,监区同志们并肩作战,彼此照应,相互温暖,折射出忘我状态和亮剑精神,也在时时温暖着他,感动着他。

徐赫的搭档、教导员宋晓光的父亲患病,原准备春节后手术。父亲怕影响晓光工作,让他先进院封闭,说自己情况还可以。晓光进入监院看到警力紧张,主动留下,连续执勤,在父亲病情加重的情况下,才走出监院。老同志舒升还有几个月退休,原打算春节期间与亲家见面,定下女儿的婚事,听说封闭执勤,他第一时间报名封闭执勤。在他站完最一班岗,累计执勤74天出院的那天,徐赫组织监区同志在监狱大门前,为他举行了简短的退休仪式,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作为警嫂的孙亦男也参加了这个仪式,她说,为爱人有这样一个温暖的集体而感到高兴。

监区还有两名初为人父的年轻民警,他们无暇照顾产后的妻子,还没学会给孩子换纸尿裤就走进了监院,义无反顾地投入工作,践行疫情不退,警察不退的誓言。他们说,有徐监区长这样的领导打样,给我们传递了榜样的力量。

04愧对家人

疫情当前,作为新时代的监狱人民警察,他们忠于职守,一往无前,无愧于身上的藏蓝,但却对家人充满了愧疚。

徐赫爱人是中学教师,也是一名班主任,平时备课、上网课、批作业,每天从早忙到晚;女儿上初中二年级,学业也很重;得知徐赫在监内执勤不能回家,70多岁的父母从外地赶来帮他照顾家。从警20年,徐赫有十多年没有和父母一起吃年夜饭,而这次疫情,更让他错过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日,对于家人,他充满了愧疚。可是作为监区带头人,如果疫情防控需要有人多付出一些,他必须首当其冲,当仁不让。

说起对家人的愧疚,徐赫介绍说,每一位监狱警察都有同感,父母需要照顾、妻子需要安慰、儿女需要陪伴,这些他们都没有做到,在家人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不能守在家人身边,是监狱警察心里永远的遗憾。

05值得付出

封闭的日子很枯燥,也很辛苦,但是很锻炼人。让徐赫感到欣慰的是,经过困难的打磨,监区几乎每个人都在逆势成长。90后民警对监狱工作多了一份理解,也多了一份职业自豪感;80后治好了拖延症,增强了从警的使命感;70后得了闲不住的战疫后遗症,一进入执勤状态,就战斗力满格;而经历过监狱最困难时期的60后民警,则延续着监狱警察特别能坚守、特别能奉献的好传统好作风。徐赫感慨地说,虽然疫情让他们失去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但是他们风雨同舟,迎难作答,取得了三个为零的好成绩,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丨FM98.6融媒记者茸硕

丨来源辽宁省监狱管理局

转载注明出处:橘子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