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战斗力这个词,相信很多人脑里面第一反应是各式各样的武器装备,当然先进的武器装备肯定是军队的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过于强调武器装备,却总的来说会陷入以偏带全的情况。比如在苏德战争初期,单纯论技术装备的实力苏军并不弱于德军多少。但战争初期的局面却是一边倒的屠杀。可见单纯讲武器装备并非决定性因素。
有人会提出战斗经验。诚然战斗经验确实很重要也很宝贵,很多经验都是用鲜血换来的。按照常规来讲,一支军队战斗经验从开战到结束是逐渐累增的,与之相对的军队的战斗力也应该是越来越强。但在抗战之中的实际情况却与这个认识相反。139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在战前中国军队进行一场增强军力的整军活动,并在战争爆发前拥有了接近二十个师的调整师也就是现在网友俗称的德械师。按照战前的整军计划是训练六十个国防师以应对日军的可能的攻势,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反攻东北。但在战争开始之后,却发现精心训练的新式中央军实战效果并不理想,三个精锐的德械师对日本租界的攻击也表现的差强人意。
从8月13日战斗开始,到8月23日日军援军上岸,到了十天的进攻作战伤亡极大却远远未达到将日军海军陆战队赶下海的目的。论装备进入上海的中央军德械师,每个师按照编制每个师应该有75mm身管炮12门,具备防空和反坦克能力的20mm小炮24门,重机枪75挺,轻机枪351挺,步枪4000支,由于处于战争初期,参战的部队在编制和实力上都是接近这个数字的。十日围攻阶段,攻击部队还获得了宝贵的重炮部队支援。
根据资料当时投入战场的炮兵力量大致为炮兵第8团(彭浦镇):辽造150mm榴弹炮16门,炮兵第3团(江湾):75mm山炮24门,炮兵第2团第1营(浦东):75mm山炮 据第8集团军司令张发奎回忆,实际投入使用6门,炮兵第10团第1营(大场):德制150mm榴弹炮8门。超过100mm的重炮24门。可以说从火力上来看,中国军队的火力是处于抗战时期难得的处于优势地位,甚至还能获得部分空中支援。论经验参战的三个师大部分的干部都参与过五年前的一二八抗战,对上海的地皮也是踩熟了的。论训练这三个师是德国军事顾问亲自施训的单位,是当时中央军的样板部队。
但这样的部队为啥就没取得成功呢?笔者还是一项一项来回答,首先是兵力问题。其实在开战的时候中国军队就只有两个师投入进攻,分别是87、88两个师。按照编制人数看,这两个师的人数大致为两万多人,但是日军的兵力其实并不差。在开战当天出云舰、第11战队、第16驱逐舰队又抽调近600名水兵作为陆战队上岸,岸上日军总数增加到4200多人。在战斗进行中日军还多次获得增援,到了8月16日,租界内的日军已经多达6100,人8月20日兵力达到了8800人。日军是防御作战,从兵力上看日军的兵力并不少了。
装备,三个德械师的装备看着很强。但和日军比呢?在开战的时候租界的日军有150mm重迫击炮8门,150mm榴弹炮4门,120mm榴弹炮4门,山炮8门,速射炮4门,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曲射炮高射炮,可以说与中国军队相比火力差距并不大,甚至还能在局部保持优势,另外日军是防御作战,可以在事先标定各种射击参数对中国军队的进攻路线进行拦阻射击,而中国军队要想压制日军火炮却很困难,需要及时捕捉,稍微慢一步就错失战机。更别说当时中国军队的火力配属还存在巨大的问题。中国军队在开战时想的是擒贼先擒王,集中重炮火力去攻击陆战队总部大楼。但是日军在战前已经得到了情报,对大楼进行加固,中国军队的重炮打过去根本没造成啥损失。
反倒是进攻的中国军队却被日军的炮火压着打。比如在第一天的攻击中88师对八字桥附近的日军阵地发起攻击,结果三次攻击三次被日军打下去,原因就是日军用150mm迫击炮对进攻中的中国军队进行拦阻射击。很多将士还没有看到日军影子就倒在火海中,完全可以说是有劲儿使不上。这样来看,德械师的装备优势也不是那么明显。
再谈谈训练。这三个德械师作为样板部队是德国顾问亲自带出来的,在训练上可以说是高于当时中国军队一大截。但是德械师训练了各种战场环境,偏偏没有训练城市作战。在当时不要说是中国军队缺乏城市作战能力,在整个世界也同样是新课题,尤其是城市的进攻作战。城市作战面对的环境是什么?是错综复杂的巷道和钢筋水泥工事,这种情况下就能发现问题了。担任攻坚任务的德械师既没有足够的城市攻坚装备也没有接受过城市作战中需要的爆破训练,真正打起来就只能靠士兵的血肉之躯一点一滴的去啃敌人阵地。
而这时训练的差距又出现了,德械师训练好。这个好的前提是和其他中国军队比,但是和日军比呢?这个好就打折扣了。日军的单兵能力较中方军队更强,即使小部队被包围,依然保持较高的战斗士气。往往单兵也能困兽犹斗,使中国军队的节奏很受影响,在城市作战中单兵素质和单兵的作战意志是极其重要的,但很可悲的是在这方面日军不弱于我们甚至在单兵素质上还优于咱们。
对于德械师来说淞沪会战的第一阶段战斗可以说并不出彩。但在后面的战斗中,双方攻守逆转,日军却惊奇的发现,中国军队战斗力并不弱。如98师在一个月的反登陆作战中前后与日军两个支队交手,日军伤亡不下两千之众,可以说让日军极为痛恨。相对来说98师较87师88师36师来说战斗力和训练还是稍弱一些的部队。为啥两支部队的表现截然不同呢?因为作战环境不同了,不同的作战环境作战情况,弱旅可能变成强旅,反之没用好强旅也会变成弱旅而这就涉及到军事上的指挥艺术。好的指挥官打仗就像做菜一样,善于将各种部队用在合适的位置,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因素之外,编制实力同样是决定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比如在滇西反攻中,作战初期远征军共12个师,后来作为总预备队的第8军及第200师投入战场,参战兵力达到16个师。按照编制来算,一个军万多人,再加上军直属部队集团军直属部队远征军应该有20万人。但是实际上根据美国人的观察远征军只有7.2万人。这就是为啥同样是中国军队在缅北驻印军两个师就能击败日军一个师团,而在滇西,日军一个师团却能挡住二十个师的中国军队几个月的重要原因。
关于编制实力,粟裕大将有过很经典的讲评。新四军由于在敌后作战,编制比较乱。有的连队只有三四十个兵多的也只有五六十个。粟裕就说假如一仗打下来,伤亡二十人,还剩二十几个,还能算个连吗?如果再打一仗,再伤一些,连长就变成班长了,不能打了。但如果一个连能有一百二十人,情形就不同了。清晨打一仗,伤亡三十人,还有九十人,吃了午饭又打,再伤亡几十个,还有五六十人,有五六十人,就还可以打第三仗。粟裕大将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他对于战争的总结往往是极为精到的。
这点从抗战也能体现出来,在抗战初期,中央军一个师和日军一个联队打,虽攻不足但守有余,但到了抗战后期经常遇到日军一个大队打中国军队一个师,这其中就与编制实力下降有很大关系。比如滇西反攻之中中央军54军一个军就17500人作为精锐的36师也只有7200人。这点部队和日军相比确实有很大的差距。而当时如果按照编制来看,正常的中国师应该是一万多人,但是由于编制实力不完整,缺额达百分之三十,这样缺斤少两的部队战斗力怎么会不打折扣。
除了编制实力之外,后勤保障同样重要。驻印军在反攻回国的过程中,一路胜利。有人问廖耀湘秘诀是什么?廖耀湘说能够打胜仗,首先是补给充分,经我们平均计算,摧毁敌人一中队,需要炮弹一千三百发左右。所以我们得到一个最大的教训,就是打仗并不希望炮多,最重要的是炮弹多。其次是医药卫生完备,这次新廿二师受伤的竟有五千多人,但是为什么还能够继续攻击呢,就是因为这些受伤的士兵,能够很快地医好,回来继续作战。第三则是粮秣充足,他们的营养,完全是照科学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脂肪和肉类。而关于指挥经验廖耀湘讲的却不多。
说到底打仗是硬实力的较量,物质基础不足,想凭其他手段去弥补所付出的代价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军队的物质基础直接决定了你的战斗力上限在什么地方。比如志愿军在前三次战役中战术能力很强,军事指挥素质也不错,但是补给这一条就卡住了志愿军的上限。志愿军再能打也没办法在当时的补给条件下打到釜山将多国联军赶下海。在看战争的时候,咱们真正应该关心的其实是战争背后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