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就一直惦记的夏塔古道徒步,今天(7月22日)终于等到了。
夏塔古道,北起昭苏县夏特牧场,南至温宿县破城子,跨越天山南北,全长120公里,是伊犁通南疆的捷径。一千三百年前,唐玄奘从这里翻越3500米的哈达木孜达坂,到达天山南麓的龟兹古国,所以夏塔古道也被后人称为唐僧古道。
夏塔古道在我国西汉时期便已凿通,作为嵌在丝路上的一条险道,诉说着从西汉以来地中海各国的商史、文史,同时也掀开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2000年前,秦汉的和亲公主都是从夏塔古道远赴异国的,夏塔路上的美景是留给姑娘们对故乡最后的念想。
早9:00从酒店出发,行车一个半小时到达景区,先坐了差不多四十分钟的区间车,沿山路蜿蜒上行,山路非常窄,会车的时候需要错开,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深谷,让人不寒而栗。到温泉酒店后换乘更小的电瓶车,这里的路更窄,有些时候甚至只能过一辆小小的电瓶车。到达将军桥,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徒步。一路沿着曲折的马道,欣赏着迷人的风景,不知不觉经过四个卡拉小屋,到达山顶大片花海。站在这里,遥望冰川,感受时空的变幻,聆听先民的细语,寻找先民的足迹,慨叹历史的沧桑。
附:
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将细君公主嫁给乌孙王。象征着大汉威仪的和亲队伍,取道夏塔古道,将历史上第一个远嫁西域的中原公主送到了乌孙。这场政治婚姻为大汉和乌孙接下来60年的友好奠定了基础,但刘细君本人却因语言不通、思乡心切,于五年后去世,为后世留下一曲《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细君公主去世后,为巩固得来不易的汉乌友好,汉武帝于公元前101年,又将解忧公主嫁于乌孙。于是,年轻的刘解忧循着细君公主的足迹,再次穿越夏塔古道,带着大汉友好的诚意来到了乌孙。和细君公主相比,前后嫁予三任乌孙王的刘解忧无疑是幸运的,这位伟大的女性通过自己的睿智英明,活跃在西域的政治舞台上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在年逾七十之时,解忧公主上书汉朝,请求归葬故国。汉天子感悯她的境遇,于是在公元前51年,将其迎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