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去只身一人背井离乡来到城市谋求新生活,到如今通过打拼举家进城在城市扎根,刘玉栋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政策的受益者
◇通过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把市民作为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主体,为新市民匹配足够的医疗、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让居住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市民待遇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毛振华
山东省沂水县院东头镇桃棵子村新貌 沂水县委网信中心供图
我要加油干,让我的第二故乡更整洁!大清早,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保洁队队员刘玉栋拿着铁锨,正在清理街边垃圾。今年是刘玉栋从河北老家来天津打工的第34个年头,也是他成为新市民的第13年。
2010年7月,作为农民工劳模的刘玉栋,被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在天津市总工会、和平区总工会等单位的联手帮助下,他不但领到举家落户准迁证,还分到一套廉租房。55平方米的一室一厅被他精心打造成两室一厅,整洁又温馨。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一个外地人,也能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从过去只身一人背井离乡来到城市谋求新生活,到如今通过打拼举家进城在城市扎根,刘玉栋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政策的受益者。
安居乐业有保障
如何让外来人口在城里进得来留得住,各个城市有很多探索。
以刘玉栋所在的天津为例,除了天津市及和平区总工会的帮扶,许多部门也向新市民伸出了温暖的手。天津银保监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天津市金融局印发《天津银行业保险业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指导金融机构有效满足新市民差异化和个性化金融需求,包括经商办企业贷款,买房租房等,直接惠及广大新市民。
天津有300万名左右的新市民,约占全市常住城镇人口的四分之一。天津银保监局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监管处处长许勇介绍,通过这些务实举措,帮助新市民更好地融入本地工作生活。
中国银保监会联合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3月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引导金融机构加强满足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
《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聚焦这一群体,在设定2025年主要目标时要求,在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同时,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明显缩小。
为解决新市民居住需求,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在多地提上日程。十四五期间,北京明确将争取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间),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比例达到40%。2022年4月21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印发《北京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导则(试行)》后,首个按照导则方案设计的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西华府长租公寓项目已经落地,通过龙湖旗下公司改建,可提供约700套(间)保租房。而在天津,由集体宿舍改造后焕然一新的保租房项目冠寓南开区王顶堤店,距离地铁仅有约600米,出行便捷。
城乡各美其美面貌焕然一新
跟随父亲来到广东东莞的张怡清在中考前一度有些迷茫。过去政策不明朗,张怡清担忧自己户籍不在东莞,不得不回老家上高中,但随着政策破冰,我知道可以在东莞高考时,就决定在这里一直读下去。
制造业发达的东莞,全市800多万常住人口中,非本地户籍占比超过7成,东莞的繁荣离不开新市民的付出。截至2020年底,125.52万在校生中,非户籍学生为83.17万人,占比高达66.26%。妥善解决这些非户籍学生的入学、升学问题,牵扯到众多家庭福祉。
给张怡清信心的是东莞2020年全年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32所,新增公办学位3.7万个。2017年起,东莞开始以政府向民办学校购买服务的方式,扩大随迁子女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受惠面。
《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坚持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稳妥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配套政策体系,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认为,新型城镇化可以从多个方面释放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比如,直接形成了对交通、通信、供电、供水、供气、环保等城镇基础设施的需求,城市加大了对教育、卫生、文体娱等城镇公共服务的新增供给。
县城及乡村也是城镇化的受益者。
过去想打工赚钱,都是撇家舍业跑县城、去临沂,老少都顾不上。现在好了,村里搞民俗旅游,在家门口月月都能挣到快2000元,还不耽误农活。山东沂水县龙家圈街南黄家庄村村民黄建美,带着《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一边参观村里的民宿一边介绍。
地处沂蒙革命老区,过去,南黄家庄村村民大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当地迈开步子闯新路。村党支部领办成立南黄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通过闲置宅基地、土地等形式入股,盘活闲置宅基地发展民宿旅游,一处处渔家乐、垂钓园、莲藕园开门纳客。项目由公司统一运营,村集体有了收入,村民们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沂水县县长刘铭说,近年来,沂水县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积极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不断提高城镇的承载力、吸引力和集聚力,构筑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新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沂水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对比《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及最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表示,新一轮规划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并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强调城乡融合,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
以人为本持续向纵深破题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实现新市民与城市的相融共进。
本刊记者近日调研发现,新市民普遍面临相似的问题:由于没有户籍,无法享受子女入学、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工作不稳定,或者在新经济部门灵活就业,获得金融服务等门槛较高;他们中相当一部分短期内难以购房置业。
令人欣慰的是,面向新市民金融服务门槛过高的问题已经引起重视。随着越来越多城市在原有住房保障体系之外加快保租房建设,他们的短期住房问题也将有所缓解。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将是后续城镇化重中之重。
冯奎表示,提升十四五城镇化水平与潜力,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农民工市民化、城镇体系建设、城市治理、城乡融合等领域,要进行一些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等方面的调整。
十四五期间的新型城镇化,是内外兼修,更加强调内在品质的城镇化。通过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把市民作为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主体,为新市民匹配足够的医疗、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让居住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市民待遇。
县城的城镇化不容忽视。着眼大城市周边县域节点,建立城市群发展思维,将人口作为县城发展的优质资源,突出引人聚人导向,做强公共服务能力,服务城市和乡村两头。当出现人口从城市回流时,小镇的作用就将凸显。
来源:《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