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宽基指数走慢牛,但A股总是坐过山车。
我没细究,但从自身对这个市场的理解来看,思考如下:
从A股角度思考,沪深300中,金融占比不少,这一块必然与经济周期波动相关。但是,金融企业,大家清楚,成长性也就那一点点,所以必然影响到波动幅度。
另外,即使有一些成长还不错的企业,通过一轮牛市行情进入到了沪深300指数当中。往往会出现一种情况,在牛市行情好的时候进入,估值也高,甚至有可能是该企业给出最高估值的时候。这就导致,个股进入指数之后,股价开始走弱,影响到沪深300指数。
说白了,还是我们上市企业权重的影响。如果我们的金融行业,不是赚这么多钱,排的地位不是这么高,那我们持有宽基的体验其实会强很多。但是,我估计这种局面一时半会无法解决,因为我们的体制已经决定了这些银行都是国家队的,他们钱赚多了,在A股排名市值上是老大。
社会就是这么现实,这一点我是想通的,在A股不要和我谈什么投资理念,其实做长线也好,做短线也好,能赚到钱是最实在的。只是短线而言,错的概率会大点,长线则是思考经济周期,行业周期,企业周期,按业绩的思考来,错的概率可能会小点。
A股,给的策略就是高估的时候要撤退,不要留恋,制度不同,策略自然不同。
说下美股,典型的纳指,应该是最牛,弹性最大的宽基。
他们的成分股其实就是科技股,而且这些企业进入到指数之中,并不会就失去了成长性。相反,很多企业,大家也看到,苹果,亚马逊,微软这一些,都赚的都是全球的钱,它们的成长性就是这么强。相对比我国,你辉煌的时候,也就赚了我国的钱,我国的钱赚到后了,你的成长性可能就降下来了。
所以,从逻辑来看,指数能不能慢慢走牛,还是看成份股的成长性。沪深300指数中,20%+是金融行业,成长性也就那样,那自然是拖后腿了。所以,波动起来,周期性的味道也就足了。
当然,未来,如果我国某个宽基指数,里面的核心权重企业,不仅能赚我国的钱,还能逐步拓展赚海外钱的,这样的比重越来越大,相信,那绝对会是一个牛起来的指数。
否则,只能赚我国自己国内的钱,从长期来看,更多的特征就是周期性的波动。
所以,注册制的推出,也不会影响到你去投宽基。
对于,很多人在谈,注册制推出来后,就应该有牛市?
我个人看法,注册制不是所谓的利好,也谈不上利空。这些年,已经铺垫了这么多了,自然而然就推出来,仅此而已。
或者,可能大家了解过A股历史,2005年至2007年那波大牛市和股权分置改革相关。
可能是相关的,但其实,你去看全球的股市,一样是从2000年互联网泡沫之后压抑到2003、2004年后,真的是跌不动了,之后也走牛,走强。这其中,中国股市也走强的。
我有时候更加相信的是经济周期所影响股市的走势,而并非是政策的导向。政策的导向可能会影响某个行业的波动,但对于一个全市场的维度来看,必然是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股价也会随着经济周期而波动。
所以,一个真正能走牛的市场,不会纯粹是政策的影响,而必然是业绩和资金推动上涨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