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抑郁

据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抑郁症已超越癌症成为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

抑郁,原本多发生在成年人身上,而这些年来,却越来越出现低龄化趋势。尤其很多初中生抑郁,对学习、生活没有兴趣,意志力薄弱,情绪变化大,容易激动,性格变得暴躁、自闭等现象。近年来,网上频繁发生的中学生跳楼事件,也时刻在警醒着我们。

2021年3月份发布的《2019-2020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中有一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小学阶段:抑郁症检出率约1成,其中重度抑郁率检出率约1.9%-3.3%;初中阶段:抑郁检出率约3成,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约7.6%-8.6%;高中阶段:抑郁检出率约4成,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约为10.9%-12.5%。这意味着,高中生里10个学生中有4个被检测出有抑郁倾向,也就是一个50人的班级,就有20个学生或多或少被抑郁所困扰,而这50个里至少有5个学生是重度抑郁!比例之高让人难以置信。

处在抑郁心境或抑郁状态下的学生,一般会有以下几个典型的表现:第一,情绪低落。整天郁郁寡欢,高兴不起来,不想说话,也不想见人,动不动就哭。第二,兴趣减退。跟过去比较,对学习、生活的兴趣明显地减少,而且不能从做事情的过程中体验到快感和乐趣。第三,精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身体容易疲惫,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第四,产生自卑、自我否定、厌世等情绪。除了这四个核心症状以外,有的还会伴有焦虑、失眠、早醒,恐惧、压抑、记忆力差,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躯体化症状,如头晕、头痛、心脏痛等等,这些症状如果持续两周以上,就需要家长和老师格外关注了。

中学生抑郁症为什么会出现得越来越多?究其原因,其实并不奇怪。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导致的:

第一、沉重的学业

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欲望太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于是除了督促孩子们完成学校作业以外,还会额外地布置许多校外作业;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落后,热衷于送自己的孩子参加这样、那样的辅导班。孩子们身体‬、心灵‬放松的机会非常少,神经‬绷‬得太紧,心理‬压力一天比一天大。

而‬另一方面‬,学校受分数第一,升学率第一的影响,让孩子们整天泡在题海战术里。学校作业,家庭作业布置得太多了。体、美、劳等课程都让路给语、数、英‬主课,孩子们整天在高度紧张、强大的精神压力下学习、生活。严重摧残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另外,学业过重导致的一个‬最直接的严重后果,就是孩子们的睡眠严重不足。小孩子正在长身体,正常休息应保持在十个‬小时左右。而实际只睡了六个小时左右。尤其到了初中,孩子每天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一、二点,长达十四、五个小时的高强度学习,周末还有无休止的补课。现在的孩子身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家长却视而不见。

孩子因学业产生的焦虑、挫败感,与家长过高的期望之间的反差,极容易使孩子产生抑郁情绪。这时候,如得不到专业的疏导和家长的体谅、包容,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会进一步加重孩子的挫败感,如此恶性循环,就会发展成为抑郁症。

第二,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力差。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挫折教育缺失,导致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因而,学习或生活中的一点点小的困难或挫折,就会引发他们的焦虑,甚至发展成抑郁。

另外,现在的孩子们普遍缺乏理想、信念,他们的大脑空虚、无所适从,一遇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心理上就承受不了,加之性格内向、敏感,不擅长与他人交往、沟通,就容易形成抑郁症。

第三,学校、家长,乃至整个社会普遍不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习成绩第一。家长,老师,尤其是家长,眼睛紧盯着孩子的学业,完全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格与心理成长,这是一个‬特别致命的‬伤害。

应试教育,学生心理压力特别大,再加上学习生活过于单一、枯燥。另外,现在的学校教育完全做不到因材施教,也没有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

重点要提的是,我们的学校、老师特别擅长打击、羞辱、否定‬式教育,学校老师眼中只有好学生,好成绩,没有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真正的爱,看不到一个活生生的人。

第四,孩子性格和青春期阶段

青春期正是叛逆的时期,初中生缺乏和父母有效‬的沟通。双方即既‬存在代沟又缺乏沟通,矛盾不断激化,无法得到和解。

另外,就是初中生自己的性格。有些初中生性格内向、敏感、多疑,没有朋友,遇到事情无处‬倾诉,也‬无法排解。他们也不会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两方面的问题,导致孩子的情绪不能得到及时排解和宣泄,积压的时间长了,情绪和心理上就会出现问题。

综上所述,中学生抑郁症正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应该引起社会、学校和家长的足够重视。社会需要改革,教育需要改革,家长们更需要改变观念,改变自己的言行。救救我们的孩子吧。

转载注明出处:橘子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