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生惯养的意思(娇生惯养的女孩子气质)

人们经常说到娇生惯养这个成语。词典解释如下:娇:宠爱。惯:纵容,姑息。形容从小受到长辈的过分宠爱和姑息。

我给出一个新的解释。娇:原义是指高挑妩媚的女子。惯:同贯,一以贯之。高挑妩媚女子生,一以贯之养,是谓娇生惯养。

一以贯之又是什么意思呢?百度解释如下: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出自《论语》: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著名学者李泽厚翻译如下:孔子说:曾参呀,我的思想学说是贯通一致的。曾子说:‘是。’孔子走出后,其他学生问:‘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所讲求的,不过是忠和恕罢了。’(《论语》)

我们可以进一步回答什么是娇生惯养了:高挑妩媚女子生,始终用忠恕道理教育孩子,是谓娇生惯养。从我的这个解释看,娇生惯养不仅不是个贬义词,而且包含了很重要的教育方法。

下面接着分析贯字。关键是吾道一以贯之这句话如何理解。我对孔子这句话的理解与李泽厚先生不同,我认为我字的意思就是我的学说,而不是李泽厚先生理解的吾道是我的学说。这样理解孔子的话,意思就是:我的思想学说是道和一贯穿始终。道和一贯穿始终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阴阳规律贯穿始终,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贯穿始终。贯这个字,上面的一横代表道,一竖代表一,或者说一横代表阴,一竖代表阳,一横一竖相交代表阴阳和合,阴阳对立统一。口部代表事物,贝是宝贝的意思。把阴阳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孩子教育的始终,是天底下最大的宝贝。这就是贯字的寓意。我甚至怀疑西方基督教中耶稣受难的那个十字架,很可能就来源于这个贯字,意思是道和一的对立统一,阴阳的对立统一。阴阳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在不同领域有不同表现形式,比如在数学中阴阳律表现为0与1的对立统一,在物理学中表现为质量与能量的对立统一,表现为物质与反物质的对立统一,在医学中表现为气与血的对立统一,在孔子的学说中表现为忠与恕的对立统一,等等。

很显然,从我的新的理解娇生惯养,关键是如何理解忠恕。下面具体说忠恕。

儒家为什么要把忠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忠,即忠于祖宗、不忘祖宗、感恩祖宗。其实,不仅儒家重视忠,道家也如此,就是说在看待忠的问题上两家是一致的,只是道家的忠更深远。道家要求我们不仅不能忘记生物学意义上的祖宗,而且也不能忘记道和一是我们的祖宗,要时刻想到回到大道里。

西汉刘向的《说苑》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老子的老师叫常枞【cóng】,也做常摐【chuāng】(敲打的意思)。有一天,老子去看望生病的老师常枞,问道:先生病得如此严重,有没有什么教诲告诉弟子们呢?常枞说:即使你不问,我也要说的。他对老子说:经过故乡要下车,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老子回答:经过故乡下车,就是要我们不忘过去,不忘历史啊。常枞说:嘿,说的对!常枞说的不忘过去,不忘历史,主要的就是说不忘祖宗。是天地和合产生了人类,天地是人更加遥远的祖宗,所以说道家特别重视祭祀天地。从古至今,祭祀天地是我们中国人的最重要的生活内容。

忠的重要性可以用一颗大树来比喻。一颗树越长越大,树头也越来越大,怎么才能保证不被大风刮倒呢?唯一的办法是树根扎的深些,树干(也叫本)长的粗些。也就是说必须在根本上下功夫。

在苏联,根就是共产主义,本就是列宁。他们先是质疑和否定根,后又质疑和否定本,对斯大林的错误也没有采取恕的态度,结果苏联这颗大树很快就被大风刮倒了。没有用根本惯养全体国民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共产主义是根,毛泽东思想是本。有人先是质疑和否定共产主义理论,认为是空想,是根本不能实现的,后又质疑和部分否定毛泽东思想。对于毛主席的那一点点错误,不仅没有采取恕的态度,还无限扩大,甚至污蔑、诬陷毛主席,因此中国就差点步苏联的后尘。

《论语·学而》载曾子语: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追远:远指祖先。这句话的意思是: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这句话就是要人们千万不要忘记根本,否则,人心就乱,社会就乱。这大概就是惯养的重要意义!

《左传》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对于国家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无外乎两个,一曰祭祀,一曰战争。祭祀与神灵和先人有关,战争则与敌人有关。普通百姓自然不会把打仗作为家庭大事,对于他们来说,祭祀应该是最重要的大事之一。现在的社会,人们不信道和一,不信天和地,更不信道和一的化身神,这是问题丛生的根本原因。都是不用根本惯养的结果啊!

从不同角度看,根和本、忠和恕的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在中国人的心中,家是自己的命,是本;国是自己的根,国和家就是根本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个人永远忠于国家就走在了人生的大道上。几千年以来,无数的中国人以命守家,无数的中国人洒血卫国,这是一份多么纯粹的情怀啊!

坐落在靖边柠条梁镇的农民集资修建的思源宫,是一栋两层楼的宫殿式建筑,宫内上下层各供奉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的坐像和站像。宫墙上镌刻着思源宫的宗旨: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本;欲流之永者,必浚其源。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经过半个世纪的革命斗争,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恩泽各族人民于四海。三边古镇柠条人民感恩戴德,饮水思源,遂修此宫,命名思源宫,以兹纪念,激励后人。其中,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本;欲流之永者,必浚其源,就是要人们进行根本教育、忠恕教育,是惯养的一种形式。可惜这样的教育不仅太少,而且力度太小,作用非常有限。

过河不忘搭桥人,吃水不忘挖井人,树高万丈不忘根,人若辉煌莫忘恩!我们从小接受根本教育、忠恕教育,惯养使人受益终身。

《孝经》让我们明白:天地是我们的根,父母是我们的本。做人不忘根本,这个人的价值观才有可能公正无邪,道德修养也才能够日愈精进。孝是一个家庭兴旺发达之本,忠孝(忠于国家、孝顺长辈)教育是家庭惯养的主要内容之一,要始终抓紧抓好!

拜年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在过去,家庭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这些都是忠恕教育、根本教育、惯养教育的好的形式,可惜现在越来越少了。

祭祀(祭神、祭祖)是惯养的一种形式,即是根本教育、忠恕教育的一种形式。天下不失其母,民不忘其宗,为祭祀的意义。天下万物,皆有所宗,生物学意义上如此,文化意义上更是如此。为什么那么多文明都消亡了,那么多的文明都亡种了,我们的文明几千年不断?我们文明的深层次驱动力在哪里?就在于子孙以祭祀不辍的万世传承之理。

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第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子在根本上下功夫,根本建立好了,人道也就生发出来。孝敬父母、尊爱兄长,就是人道的根本吧!

现在,最让人揪心的事情不是房价,不是中美贸易战,而是儿女普遍不孝。房价不会把人压垮,贸易战不会把人打垮,儿女不孝却能把人打垮!现在的主要问题还不是儿女不想孝,而是没有时间孝,没有精力孝,没有心情孝,社会大环境把年轻人逼成了机器人。道德底线一破再破,孝是最后一道底线也要破了,从长远来看,这才是最让人揪心的事情。没有其它好办法,回归根本,娇生惯养,才是长远解决之道。

再略谈谈恕。子贡问孔子:您就告诉我一个字,学好这个字,这一辈子我就可以终身受益。孔子说:如果有这么个字,那这个字就是恕。

什么是恕?大家一般引用孔子的二句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立,要帮助他人也立,自己想达,要帮助他人也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能强加于他人)。

曾国藩一生特别推崇恕道,他说:日富,日贵,日成,曰荣,日誉,日顺,此数着我之所喜,人亦皆喜之。日贫,日贱,日败,日辱,日毁,日逆,此数者我之所恶,人亦恶之。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恕,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进而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宽恕他人。忠,是要人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祖宗的关系,恕,是要人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合起来包括了一个人所有可能的社会关系。孔子学说主要是讲社会伦理,社会伦理归纳起来就是两种关系,个人与祖宗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与单位的关系等,都可以归结为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因此曾子说孔子的学说就是忠恕二字。

从可能性上说,个人与他人无非是如下五种关系:

第一,只有个人没有他人;

第二,只有他人没有个人;

第三,个人第一、他人第二;

第四,他人第一、个人第二;

第五,平等对待个人与他人。

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在私生活领域是正确的,但是超出私生活领域就变成错误了。

只有他人没有自己,这是共产党人的最高伦理,只有个别人做得到。人们评价焦裕禄说: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不管是谁,特别是官员,只要具有这种伦理道德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自己第一、他人第二,这是多数人的伦理道德。虽说他人第二,但是总也考虑到他人了,我们通常把这一条说成是资产阶级的伦理观。

他人第一、个人第二,这是共产党人的伦理观。与资产伦理观相反,共产党人提倡他人第一、个人第二。共产党人所以能团结人民、凝聚力量,主要的就是由于他的这个伦理观。干部能始终做到他人第一、个人第二,就能带领群众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平等对待个人与他人。作为一般群众,能够做到平等对待个人与他人已经是很不错了,但不是共产党员的标准。共产党员提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人第一、个人第二;只有他人没有自己。

最后总结一句话:高挑妩媚的女子生,并把阴阳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的教育、忠恕的教育贯穿孩子的一生,就是娇生惯养的本来意义。

转载注明出处:橘子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