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经常会遇到空腹血糖高的问题,而且在用药上不知道怎样选择。我们知道,导致空腹血糖高的常见原因有两种:
一种是苏木杰反应:因为降血糖药物使用过量,在夜间发生了低血糖,在第二天早上血糖升高,这时只需调整降血糖药物,或改用短效的降血糖药物就能解决。
一种是黎明现象:在黎明时分(清晨3~9时),由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应对这种空腹高血糖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
1.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主要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血糖,是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首选或一线治疗药物,单独使用不会引发低血糖。
二甲双胍可通过抑制肠道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增强或刺激GLP-1的分泌、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等降血糖。所以,既可以降低餐后血糖也能降低空腹血糖,而使用缓释片降空腹血糖效果更好。
但是,用二甲双胍时应该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胃胀、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副作用。因为治疗中可导致乳酸增多,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心功能不全、缺氧者等可致乳酸性酸中毒,不宜使用。
长期使用二甲双胍会导致维生素B12缺乏,对伴有贫血或周围神经病变者也不宜使用。
2.磺脲类降血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降低血糖,降糖效果较强、与药物有剂量相关效应,作用与胰岛β细胞功能有关。
在控制黎明现象引起的空腹血糖升高,需要使用长效磺脲类降血糖药物,如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药物。
但是,在使用磺脲类药物时应该注意低血糖、过敏、肝肾损害、继发性药物失效等副作用。对于2型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感染、外伤、重大手术等应激情况,以及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应该禁用磺脲类药物。
3.SGLT-2抑制剂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尿液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促进肾脏葡萄糖排泄来达到降血糖的目的,也可以作为控制空腹血糖的药物选择。
4.DPP-4抑制剂
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内源性GLP-1的分解、增强GLP-1的活性而降低血糖,降糖疗效略弱于GLP-1受体激动剂,其可促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所以可作为控制空腹血糖的药物。
目前主要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阿格列汀等,不良反应有腹泻、头痛、鼻咽炎、上呼吸道感染、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超敏反应、肝酶升高、淋巴细胞绝对计数降低等。
5.预混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制剂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中有一定比例的中效胰岛素,如果用来控制空腹血糖,必须增大使用剂量,当剂量增大时,其中的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也会增多,餐后低血糖发生率会增加。
所以,如果用预混胰岛素制剂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控制不好空腹血糖,应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中效胰岛素
因中效胰岛素的峰值在5~7小时,持续作用时间在13~16小时,所以中效胰岛素主要用于控制空腹血糖。
中效胰岛素有诺和灵N、甘舒霖N、优泌林N等产品,一般需要在晚上10:00注射,才能有效的控制黎明现象。由于中效胰岛素持续作用时间长,而且有峰值,易发生低血糖,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7.长效胰岛素
目前长效胰岛素产品多为胰岛素类似物,主要有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德谷胰岛素等。长效胰岛素持续作用时间在24~30小时,峰值很低或没有峰值。
所以,长效胰岛素因峰值低,持续作用时间长、低血糖发生率低、使用方便等优点,常作为控制空腹血糖的首选。
8.GLP-1受体激动剂
GLP-1由肠道L细胞释放,可通过多种方式调节葡萄糖。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外周葡萄糖利用、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并抑制胃排空、增加饱腹感、抑制食欲中枢和减少进食量、降低体重等降血糖。
GLP-1受体激动剂很多,其中的长效制剂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周制剂、洛塞那肽等是控制空腹血糖的首选。
常见的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等。
总之,控制空腹血糖除了这些药物之外,饮食控制、适当运动是基础。同时保持一个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控制空腹血糖的重要方法。如果近期有感染、外伤等应激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虽然为大家介绍了这些控制空腹血糖的药物,但是具体更改治疗方案时,一定要征得医生的同意,不能随意自行更改治疗方案,以免发生意外。
作者:向建平主任医师
单位: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怀化分中心;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
怀化市糖尿病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