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唐朝出过两位伟大的中国僧人,一位是不远万里从西天取经的玄奘大师,还有一位就是真正「中国禅宗」的创立者慧能大师。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绍过,慧能大师「中国禅宗」是佛学界的灯塔、巅峰,是给人仰视的,没有特殊天赋的人是不可能学会的。
聪明如苏东坡这样的大才子,也缺乏这种天赋,连门都没摸到,更何况普通人呢?
慧能大师的「中国禅宗」极其简单,直指人心。但是,越简单越是需要天赋的支撑。
而在古代「知识背景」下,看似极其复杂的玄奘法师所创立的「唯识学」,却是人人都能学的。
在现代「知识背景」下,由于解读了甲骨文的前身——「黄帝密文」,所以,我们了解到「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心智系统转换」方法。
难懂的「唯识学」一下子变得非常地简单,在这一篇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唯识学」中所说的「转识成智」。
我们先来讲一下「转识成智」中「识」的内涵。
这个「识」字表示的意思是:
上图,左上角那个楚简「口」字所表示的「感知的主体」分别在被「显性人体」、「隐性人体」的意识设定掌控,以及被「如来藏(浴神)」掌控时,所形成的「认识」。
被「显性人体」的意识设定所掌控,形成的就是「八识」的前六识。
被「隐性人体」的意识设定所掌控,形成的就是第七识:末那识。
被「如来藏」所掌控,形成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
讲完「转识成智」的「识」的内涵,我们再来讲一下「智」的内涵。
这个「智」表示的就是:
「感知的主体」在摆脱了「显性人体」、「隐性人体」的意识设定以及「如来藏」的掌控以后,「感知的主体」本身的感知能力。
我们把「转识成智」的「识」、「智」的内涵讲明白了以后,「转识成智」所表示的内涵就非常清楚了。
「转识成智」的意思就是:「感知的主体」从摆脱「显性人体」的意识设定开始向内收。
一向难于理解的「转识成智」,在甲骨文的前身——「黄帝密文」内涵的帮助下,就能解释得如此清晰。
「黄帝密文」是轩辕黄帝所创,用于记录「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心智系统转换」方法的「特种图示」,其内涵在今日的破解,将大幅升华现代人解读中华传统经典的能力。
专栏黄帝密文识字班作者:心智玩家99币1,606人已购查看